陈凯师赏北京·身临七大世界遗产-北京杂志官方
陈凯师
站在高处遥望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的房山区周口店村,西行太行山余脉衔接起广阔肥沃的华北大平原,周口店河湍流而过。眼前的宁静祥和,呈现着中国北方村落最朴实的容貌。然而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留下了最初的足迹,文明发出了最早的微光。
前人跫音 人类微光
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找到前,关于人类由何起源,全世界存在各种学说,更不乏神话传说。
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展厅
1918年3月,北洋政府特聘地质学家瑞典人安特生偶然得知在北京郊区周口店一个叫鸡骨山的地方,可以采集到被中国民间当作药材的“龙骨”,又听闻那一带有类似堆积物填充的洞穴和裂隙,安特生立刻意识到这些“药材”非同一般。这一质疑,拉开了对周口店探索发现的帷幕。
1921年初夏,奥地利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把发掘地转移到真正盛产“龙骨”的龙骨山,随之更多的脊椎动物化石不断地被发掘出来。1926年,师丹斯基在从周口店运回奥地利的化石中发现了两颗人类的牙齿,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意味着现代人类第一次叩响祖先的大门。
1929年,刚刚从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毕业两年的裴文中被委以重任,全面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当年12月2日,裴文中挖掘出第一颗北京猿人头盖骨。这颗头盖骨回答了人们千万次的“追问”,达尔文提出的从猿到人的假说终于第一次有了无可争辩的实证。从此,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的“猿人洞”被称为“周口店第一地点”。
随后接连带来震撼世界消息的人,是后来成为中国国宝级古人类学家的贾兰坡。1936年11月15日起至此后的11天间,贾兰坡连续发现3颗“北京人”头盖骨,地点依然在“周口店第一地点”。研究发现,这些人头骨低平、眉嵴突出、面部短而吻部前伸,脑量平均仅1000多毫升,大约只及现代人的三分之二,且身材短粗,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高约144厘米,腿短臂长,头部前倾……蒙在祖先真面貌上的浮土在这片土地上被拂去。
发掘不断 欣喜重逢
1930年,考古人员在清理北京猿人遗迹南部边界时又发现了一处重要遗迹,即山顶洞遗址。它位于龙骨山山顶的东北部,在中国猿人遗迹南裂隙南段,是一个发育很好的漏斗状溶洞。从此,一处旧石器时代之末的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概貌,在山顶洞遗址中得以展现。
当“北京人”遗址几乎被堆积物填满之后,山顶洞人来到这里,山顶洞一部分堆积层就直接叠压在“北京人”遗址顶部堆积层之上,这次美妙的“相遇”,时隔20余万年。
从20世纪30年代周口店山顶洞遗址被发现以来,一直有专家猜测,在遗址周边可否还能找到人类遗迹。2001年,在北京猿人遗址西南五六公里处的田园林场内,果然又一个写满古老秘密的洞被发现,它被命名为“田园洞”,更多的发现从这里获得。这提醒着世人,周口店遗址仍旧蕴藏着丰富的科学资源和继续发掘的巨大潜力。
科普胜地 延续传奇
1951年冬,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来到周口店遗址参观,提议在此建立一个正式的陈列馆。1953年,300平方米的“中国猿人陈列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1972年,1000平方米的新展馆落成开放,馆名也变更为“北京猿人展览馆”。1978年,展览馆调整了陈列内容,参观完展览馆还可以到各个遗址参观。
2014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门迎客,新馆的展厅面积一下子扩大了近7倍,集藏品展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展品达到1600余件,一批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压箱宝”也首次公开展出。从此,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成为现代人回望逝去生活圈,寻觅前人足迹,与历史亲切会面的胜地。
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
毫无疑问,这颗名副其实的古人类学中的璀璨明珠,不仅赢得早期人类的青睐,也见证了人类最初的奇迹,获得全球的关注。更难能可贵的是,白驹过隙,几十万年后的今天,北京房山区周口店村仍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为北京创造着更多的奇迹。
北京周口店遗址保护建筑项目效果图
在北京,紫禁城在承载两朝风云后,至今仍完整保存着诸多园林景观和庞大的建筑群。从明成祖朱棣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直至清末(1911年),计二十四位皇帝在紫禁城里执政、居住。时至今日,这里仍是旅游爱好者必去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切,让这座明清故宫成为世界古建历史上的一项奇迹。
悠悠前世 两朝更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前,就曾有过在北平(今北京)建城的考虑,然而这个念头终究只是个念头。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由于政治、军事的需要,朱棣将北平改称北京,并下令罪囚均发配北京屯种,直隶、苏州、浙江等富民充实北京,同时令疏通运河和卫河河道。1406年,以淇国公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这件事简直太合乎朱棣的心意了,他旋即同意,当即派遣一批值得信赖的亲信作为这项工程的规划领导人,开始营造北京宫殿。
当年闰七月,朱棣派工部尚书宋礼等赴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木备料,拉开了修建北京城的序幕。第二年五月开始大建宫殿。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才基本竣工。紫禁城内的宫殿建筑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堂980余座,房屋8707间,被称为“殿宇之海”。
内外有别 工事辉煌
自永定门起,经前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北京的整座城市和皇家建筑形成一条长约8公里的中轴线。紫禁城在这条中轴线的中部,其中最重要的建筑外朝三殿和内廷三殿都沿南北向中轴线纵深展开,其余建筑则对称布置左右,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紫禁城内大部分房屋以庭院为组合形制,通过严谨的布局,严格的建筑等级,组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体现着“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严谨规制。
这座古建筑群并非固定不变,这里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工程从来没有停止过。蔚为大观的紫禁城就在一次次的完善过程中,把精湛技艺与高雅艺术完美结合,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古代哲理深含其中。城池、殿堂、寺庙、佛堂、道庙、楼阁、宫廷广场、宫门、花园、藏书楼、亭、榭、桥……各式辉煌壮美的建筑彼此组合,纵横交错,疏密相间,起伏错落,共同绘制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之美。
游园赏戏 珍宝流芳
在内廷,分布在若干条纵深的轴线间的园林、戏台,在紫禁城内构建了充满生活情趣与美学理想的“世外桃源”。看戏也是帝王之家在宫中主要的娱乐之一,每年宫中逢节日或是皇帝、皇后生日,册封等,都要演戏,戏台必不可少。乾隆时期和光绪时期宫廷戏曲类文物数量最多,单是清代建造的戏台就有10座。阅是楼院中的畅音阁大戏台、倦勤斋室内的小戏台、重华宫区淑芳斋院内的戏台和斋内的“风雅存”小戏台,以及长春宫院内的戏台等至今保存完好。
故宫太和殿内景
雄浑的紫禁城建筑乐章中,因园林、戏台的存在,发出了明悦舒畅的声音。而历朝历代,皇家都以其特殊地位和特殊手段,将各类珍宝网罗于宫中,汇成浩瀚的文物宝库。清宫收藏承袭宋、元、明三朝宝物,文物尤为丰富。
1925年,神武门的门洞悬挂上一块匾额——故宫博物院。馆内的古书画、古器物、宫廷文物、书籍档案等领域蔚成系列,总数超过186万件的珍贵馆藏。这些文物被分成宫廷原状和古代艺术两大陈列体系,频繁推出专题文物展览。
四季轮转变化的风景、不断更新的展览、陆续增加的服务措施、创新的文化衍生品、数字化信息建设,故宫博物院以各种方式多样渠道,将封存的历史与艺术传播开来。
天坛圜丘
古人把茫茫宇宙称作天,视其为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平民百姓,无不信天、敬天与拜天。作为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科学技术、传统文化、建筑技艺于一体的建筑群、历代帝王祭天活动的场所,天坛自建筑伊始,一砖一柱,一鳞一爪,处处蕴含着天地沟通的神圣寓意,体现着皇权至上、神权至尊的地位。
历朝要事 终成大典
农耕时代,民众的生存与发展要靠自然赐予,他们对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祈雨仪式、祈谷仪式从而达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行为寄予深切希望。皇帝作为与天对话的人,承载着把百姓的愿望告诉上天的责任。
按照典制规定,从永乐年间天地合祀开始,明清两代帝王在祭天典礼前要在斋宫例行斋宿,表达“天子”对天的崇敬,达到神人合一的境界。以乾隆会典斋戒禁令为例,皇帝需要“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听乐、不入内寝、不问疾吊丧、不饮酒、不茹荤、不祭神、不扫墓,前期一日沐浴”。同时,陪祀百官身穿朝服,心胸之间悬挂斋戒牌,在无梁殿配间、稍间内陪同皇帝一同斋戒候驾。
到冬至凌晨3点,皇帝及随行人员进入由百盏灯笼照得微亮的圜丘,逐渐登上坛顶。遥想皇帝站在其上,怀揣芸芸众生期盼诵读祝词,一发声,“通天”神力似笼罩周身,亿兆生灵发出瓮鸣声,得四面八方回音,仿佛追随皇帝一同祈求上天庇佑。皇帝祭天后,便在皇穹宇向神位叩头致谢。随后的一系列程序,仍旧表达着天子对天的至真至诚。
建筑明志 天子诚心
历经明清两代,天坛终于形成了宏大的格局,规制严谨的盛朗风貌。宝地之上,天坛坛域辽阔,占地273公顷,比故宫还要大四倍,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四周环绕两重坛墙,呈“回”字形。中心为内坛,两层坛墙间为环状外坛。主要祭坛建筑祈谷坛和圜丘坛均设在内坛,两坛之间以东西一道墙相隔,各自独立。两坛构成一条建筑轴线,轴线上一条360米长的丹陛桥连通两坛,并与供皇帝祭祀之前斋戒沐浴之用的斋宫,以及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神乐署和饲养祭祀牲畜的牺牲所构成五大建筑组群。
其中最重要的建筑莫过于圜丘坛,其有神坛、祭天台、拜天台之称,以远古露天郊祭为原型,正符合“郊天须柴燎告天露天而祭”的老规矩。圜丘坛无形的“顶”只能是浩淼的九重苍天。立于圜丘坛中心的天心石上,极目远眺,碧空无垠,视野辽阔,仿佛这是上天对人间的庇护。
天坛建筑群中还包括陈设列神牌位以及皇室先祖的皇穹宇,享誉海外的声学建筑回音壁,有着“人间偶语,天闻若雷”之说的三音石,以及充满了传奇故事的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建筑群周边古柏森森,浑然一派神圣雄伟、庄严肃穆景象。
德音雅乐 千古流芳
今日的天坛也是人们感受中国祭祀礼仪深厚文化底蕴的免费课堂。
20世纪80年代,神乐署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引起各方关注,中和韶乐逐渐复苏,并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神乐署的管理和保护。2005年元旦,修缮一新的天坛神乐署以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的新身份与公众见面,中国古代祭祀用的各种乐器、乐谱、服装以及中国历史上著名礼乐师的塑像齐齐亮相,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百年前的古老建筑化身为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发展历程的鲜活课堂。
天坛祈年殿
天坛神乐署的工作人员们从有关明清帝王祭天乐舞的古籍、资料中整理出中和韶乐乐谱,配以清代编磬等乐器,录制了二十余首祭天乐曲。2005年初的天坛文化周期间,包括《燔柴迎帝神》《海宇生平日》《合欢曲》在内的9首祭天古乐正式公演。从祭天仪式开始时的演奏曲,到祭天结束为庆贺祭典圆满完成而演奏的乐曲,上百名演员手执干戚羽龠,伴着古老的乐曲起舞。中和韶乐再次震动天穹。
在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雨岁月后,天坛依旧散发着古老东方的神秘之韵,并以涉及历史、政治、哲学、天文、气象、历法、建筑、园林、伦理、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的深厚文化内涵,宏伟的古典建筑景观,古朴神圣的祭坛实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
夜幕下的八达岭长城敌楼
北京,历史地位不凡。为捍卫京师畿甸,北京地区的长城修筑不断。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箭扣长城、黄花城长城、居庸关长城,或雄伟壮丽,或奇险秀丽,坚守在帝都城外崇山峻岭之中的长城,任时代变迁,其雄浑气势不减。登长城,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间的长城雄姿,便可领略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终成长龙 横亘疆土
读长城史,可见中华民族史。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当秦始皇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王朝,为了巩固这种难得的统一局势并发展生产、安定生活,秦始皇下令拆除战国时各诸侯国遗留下的墙堑、关隘,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人修建长城,巩固国家的北部疆域,以抵御当时最危险的入侵者—北方匈奴。蒙恬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燕、赵、秦三国于北方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郡内,长达5000多公里的秦长城。
公元前206年,汉朝崛起。汉武帝利用现有资源,首先对秦长城加以修缮并扩建,规模远在秦始皇长城之上。1368年,明朝建立,修建长城成了明朝统治期间一件常规工作。经过20多年的修筑,终于建成东起辽宁鸭绿江边、西到甘肃嘉峪关以西的万里长城。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最完善的长城。
经历沧桑巨变,这条巨龙远比人们想象中更为雄伟壮丽。2012年6月,在北京居庸关城墙脚下,国家文物局正式向社会公布了长城资源调查的精确数据:中国历代长城,全长21196.18千米,共包含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明和清时代的长城遗存43721处。
拱卫一方 砖石鸿歌
绵延万里的长城不是单凭一道单独的城墙就能完成守卫重任,关城、城台、敌台、战台、烽火台等组成的屯兵系统、烽传系统、驿传交通系统、军需屯田系统,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而科学的防御工程体系。
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墙两面均设垛口,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登上城墙的敌人。他还在长城线上筑敌台,作为边军驻守的坚强堡垒。
长城上的通讯联络靠烽火台。烽火台多修建于长城沿线两侧的险要之处,或视野开阔的高峻冈峦上。白天以浓烟,夜间以火光,或在墩台上举起醒目标志,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区别敌兵多寡,逐台接力相传,达到最快传递信息的目的。
千百年过去,昔日边防战场的硝烟,如今已被岁月的壮歌取代。跨越时间长河,和平时代的人们细细追寻着长城的选址、结构、用料与施工过程,对着长城的绝世之姿感怀不尽。
铸国大业 四季盛景
长城比谁经历烽火烈风的机会都多,如果让长城张口诉说,它最擅长讲述的莫过于真心英雄故事、热血抗敌传奇。
箭扣长城
秦嬴政一扫六合后,命蒙恬北逐匈奴,修筑长城。蒙恬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他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带兵继续坚守边陲,从此成为人们追忆长城历史时绕不过去的一位丰碑式人物。
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明朝的徐达,各豪杰共同谱写了一曲撼动心魄的英雄壮歌。在明朝,还有一位留名青史的英雄—戚继光。他组织修缮长城,以筑台、筑城的方式,改善长城单薄矮小、缺少碉堡、墩台的脆弱之局,加强京畿防务,真正建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强防线。
到了现代,长城依旧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的象征,那些奋勇抗敌的战士在长城脚下的战火中,悲壮英勇。一部长城史,也是一首用生命谱写的豪杰壮歌。
告别了金戈铁马、旌旗狼烟,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以及箭扣、黄花城、居庸关等长城卸下了守卫民族家园的重任,虽仍以冷色古砖打扮,但掩不住时光赋予的独有魅力,成为世界各国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明朝曾开创了多个公认的大治和中兴时期,皇陵建设上同样处于辉煌时期,他们在北京留下了埋葬明朝十三位皇帝的墓葬群。作为皇陵中的翘楚,明十三陵是明朝兴衰史的缩影,更是封建社会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见证。明朝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云烟,在这片万年寿域开始变得有迹可循。
龙兴之地 天恩浩荡
北京是明成祖朱棣心中的最后根据地。永乐元年(1403年),他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随后几年,北京的臣僚开始奉旨征调工匠、民夫百万人,正式在北京营造宫殿。整个明王朝的政治中枢正在悄然地向北移。在北京为自己逝去的皇后徐氏挑选陵址,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受明成祖朱棣之命,江西派风水大师廖均卿、礼部尚书赵羾等人,风尘仆仆地在北京京郊四处奔波了两年多后,来到北京昌平黄土山一带,方才停下脚步。
眼见这片吉地三面群山耸立,形成一个向南开口的马蹄形凹地,藏风聚气。北倚燕山山脉主峰—天寿山,山体来脉悠远,东西两侧分别有蟒山和虎峪山遥相对应,山体如拱似屏,可作为守卫陵园的“青龙”“白虎”。陵墓的基址平坦宽阔,水土深厚,山水汇于平原中部。用风水理论来衡量,这里“龙脉”旺盛。再加上名山大川为北京城竖起了重重护卫,这片土地果然是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朱棣对这里很满意。
俯瞰明代十三陵的建筑
永乐七年(1409年),明十三陵陵区的第一座皇陵—长陵正式动工营建。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玄宫在这片吉壤上建成,皇后徐氏的棺椁从南京北上,择吉日入葬。整个长陵到朱棣死后3年才大体竣工,历时18年之久。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除太祖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惠帝朱允炆因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景帝朱祁钰礼葬于北京西郊金山外,其余13位皇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均葬于北京昌平的天寿山一带。
皇权永固 帝王威严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皇室陵寝有着“帝陵无制”的说法,各陵之间没有强制性的建筑规格。在明、清朝以前,皇陵便有多种形式,包括木椁大墓、土墓、深葬。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明十三陵的格局布置基本仿照南京的明孝陵,集中修建,规划和设计开始具有完整性和严谨性。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墓又各自独立,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位于天寿山脚下的长陵是十三陵的祖陵,建筑规模最为雄伟壮观,尊贵显赫。长陵山下的左侧分布着宣宗景陵、世宗永陵、熹宗德陵,右侧则建有仁宗献陵、光宗庆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神宗定陵、穆宗昭陵和思宗思陵,陵与陵之间的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8公里。后续落成的帝陵尊奉长陵为祖陵,布局于长陵的左右,并缩减了建筑规模,以逊避祖陵。
将这一座座陵墓连接起来的,便是明十三陵的中轴线—长陵神道。在约120余平方公里的陵区之内,一代代皇帝相继驾崩、一座座皇陵相继逐一建立之后,各座陵墓与这条神道相通,长陵神道成为一条贯穿各陵的总神道。在神道漫漫7.3公里间,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石桥、大红门、长陵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一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和桥涵建筑,使谒陵气氛油然而生。
慎终追远 重殓厚葬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制定各种祭祀礼制,所谓“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衍生出的帝王陵寝制度和丧葬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的封建世袭政治体制的庇佑下,盛衍不衰。
明代的祭祀活动分等级,到陵寝祭祀属于大祀活动,格外受到朝廷重视。那时的陵寝祭祀不是由皇帝在礼制规定时间遣官员到陵园行祭,就是皇帝亲自来到山陵。前者称“遣祭”,后者则称“躬祭”。躬祭时的排场明显要比“遣祭”时宏大。
帝后归葬皇陵称为“大行帝后丧礼”,仪程最为隆重。仪式由“闻丧”开始,从这一天起,京城内的寺观各要击钟3万杵,代仙去的帝后“造福冥中”。要为已故帝后沐浴容颜,更换寿衣,并在尸前陈设祭奠物,进行“小殓”。
明代十三陵出土的文物
小殓的第二天进行大殓,要将死者装入棺内,棺前设摆放酒馔等祭奠物的几筵,安神帛、立铭旌写着“大行皇帝梓宫”字样。这一天,嗣皇帝及已故皇帝的妃、嫔等宫眷穿着素服前往致奠。大殓过后,嗣皇帝就可以择日登基,并着手为已故皇帝上尊谥。
将棺椁由皇宫安葬到陵园之内的过程叫作“梓宫发引”,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出殡”。古代帝王葬期,有“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之说,而明代皇帝未从此说,只需择吉而葬。礼拜仪式,古称“虞礼”。虞礼共有九次,一至七次在路途上举行,八虞礼在京城之外举行,都由护丧官员主持行礼。九虞礼在皇宫的几筵殿举行,嗣皇帝衰服躬亲行礼。九虞礼行过后,神主袝享太庙。一系列仪式结束后,才完成整个丧礼的过程。
中华文明五千年浩瀚,曾被汇成二十五部史书。书卷上起远古,下迄清末,波澜壮阔。倘若指定一块地名来概括其中一部断代史,明十三陵必定会被首先提起。这里虽是一片陵园,但在120余平方公里的山清水秀间埋藏了明代几乎所有的往事,不愧为北京奇迹。
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颐和园景区
北京城西北郊,距离紫禁城大约15公里处,坐落着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的前身,曾有个旖旎的名字—清漪园。园内有山,万寿山;有湖,昆明湖。山水草木陪伴亭台楼阁,汇聚南北园林艺术大成。
孝字为先 大修嘉园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农历十一月,成千上万的民工聚集在瓮山(今颐和园内万寿山)西南呈半月形的西湖(今颐和园内昆明湖),他们正在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清理湖底淤泥,并对湖体做进一步疏浚和扩大。最终湖面被拓展到瓮山东南,整个湖体扩大了两倍。随后,乾隆皇帝又命人修建专门引水的石槽,使西山和玉泉山的水通过这些水槽汇集到西湖。为了防止西湖湖水泛滥,修建一座名为西堤的堤坝阻拦。刚刚完成工程准备喘口气的工程负责人又接到乾隆皇帝最新指示,在万寿山南坡园静寺的遗址上修建大报恩延寿寺,随后万寿山上、昆明湖中,亭堂桥榭等一众辅助建筑也配套建设起来。
乾隆十六年(1751年)农历六月,万寿山、昆明湖一带的湖山建筑被乾隆正式命名为清漪园,一个庞大的园林建筑终于正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乾隆的母亲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六十寿辰。乾隆皇帝先在紫禁城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为母亲举办六十寿宴,又陪着母亲从西直门出北京城,首次前往清漪园,在万寿山举办了盛大的庆典仪式。人们至此才明白,为什么乾隆皇帝要将瓮山改名万寿山,为笃信佛教的太后修建大报恩延寿寺,原来这其中有他的一片孝心。
绝世风景 宛自天开
清皇室对中国江南山水美景的迷恋由来已久,乾隆登位后大肆扩建圆明园,更想尽办法让清漪园景致更胜江南园林。在种种要求下,整座园林被建成三大区域,皇权至尊的离宫区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中心。富丽舒适的居住区由玉澜堂、德和园和乐寿堂组成。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颐和园有着私家园林所不具备的皇家气派。仔细看,园林以山水做屏障,围墙虽不像紫禁城一般方正,但串起北京独有壮美秩序的礼制轴线从远在东宫门外的牌楼便开始了。有要事禀奏时,文武官员至牌楼御道右侧的石碑下马,从牌楼跨步进入广场。两侧相对而矗立着军机处、武备院、外务部的衙门等群房。这样的皇室规制体现在园林的种种细节中。
轴线在颐和园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从昆明湖北岸蔓延至万寿山正中顶端,颐和园万寿山前依山簇拥着种种建筑,形成一条爬升中的轴线。站在山下仰望,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八座建筑,从低到高串联成线。
皇家风范 颐养天年
在颐和园过得最舒坦的人莫过于喜欢游山玩水的慈禧太后。这里好似慈禧老佛爷的梦乐园,满足了一个讲究生活质量的女人的需求。
颐和园内的德和楼戏楼
慈禧酷爱听戏,清漪园中自少不了戏楼。早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万寿山南麓偏西的位置就建造了一座两层的戏楼,取名“听鹂馆”,意为欣赏黄鹂般歌喉的地方。清光绪时期,重建后的戏台设在南面,又在北面建了五间正房作为看戏殿,正好对着戏台。慈禧太后经常在这里看小戏,悠闲自在。酷爱看热闹戏的慈禧下令在怡春堂的旧址上修建德和园戏楼。据清宫史料记载,从光绪二十一年大戏楼建成到光绪三十四年间,德和园大戏楼共上演过200余出不同剧目。慈禧在这里看戏达260多场次。
颐和园西堤的镜桥
为了讨慈禧欢心,人们争相把电灯泡、御用汽车、钢琴、巨大的留声机等当世好玩好用的珍奇物件流水一样送进颐和园,园内率先出现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现代物质文明,也让这位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女人心满意足。
如今,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在时间长河中愈加散发出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御园漫步,人们不禁感慨,昆明湖畔,一片清漪出锦绣。
通州运河漕运码头
在中国历史上,大运河支撑着中国人生活了上千年,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展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决心,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在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运回望 万代千秋
在恢宏的空间内,无中生有开河引水,需要智慧和气魄,更需要足够的野心。春秋末年,各诸侯国扩张疆域,战火频繁。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锋,实现称霸中原的梦想,在扬州附近开挖河道,打通向北水路,引长江水向东北入射阳湖,再折向西北,沟通江淮水。河道入长江口处修筑城池,名叫邗,开通的河因此得名邗沟。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
怀揣雄心的隋炀帝即位后,命人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贯通秦汉故渠、自然河川及干枯河道。长约2700公里的大运河地跨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和直辖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平原上。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隋代大运河北段启动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前人利用汶、泗诸河的水源,沿山东丘陵的西北边缘,向南开凿济州河,打通山东济宁到东平段。9年后,开会通河,打通山东枣庄到临清段,与隋代开凿的永济渠相通。1292年,疏浚通惠河,打通大都到通州段。利用自然河道以及隋唐运河的大量遗产,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与原运河以水相通,以北京为起点、杭州为终点的大运河全线贯通,京杭大运河诞生。漫漫1794公里,运河河段逢弯取直,缩短大都到江南富庶地区的距离,比隋唐大运河少走了约900公里。
浙东运河同样历史悠久,它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西晋时,为满足灌溉需要,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从钱塘江东岸的西兴至会稽城的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这段运河与上虞以东运河以及姚江、甬江的自然水道形成了浙东运河。
至此,成功“申遗”的中国大运河所包括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一一流淌在中国大地上。
南北经贸 古韵繁华
历朝历代的皇帝开凿运河的初衷几乎一致—运河可以源源不断运来想要的东西。运河曾担起保证北京粮食供给的重任,史称“漕运”。这种利用水道调运粮食尤其是公粮的专业运输方式,在唐、宋、元、明、清历代均受到重视,人们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起一套详尽的漕运仓储制度。
运河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南方生产的丝绸、茶叶、竹、木、漆、陶瓷等物资,还乘着商船源源流入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和煤炭纷纷运往南方。往来流通让中国百姓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运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运河的集散流通带来财富的积累,塑造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扬州就是代表城市之一。在扬州财富迅速聚集的三四百年间,盐作为运河上的特殊流通商品,让这座城市变得不可或缺。南来北往的贸易滋养了扬州城的富足豪奢,形成了特有的当地文化。在水流缓急间,杭州、天津、德州、沧州、临清等运河经过的地方,也有着如扬州一般的经历。
运河不仅是当时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线,在上千年时间里,它始终关乎国家经略,被形容为“国之命脉”。古老运河文明在今人的注视下,跃动出今朝的节奏。
河畔新生 风光无限
如今在北京,不再繁忙的漕运河道及周边设施已转换身份,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新景点。
这几年,通州运河公园的水上观光游开航。从码头登船,乘坐古香古色的游船,迎见河岸两侧美景。游船行进在大运河上,河岸边另有千年步道、运河帆形灯、水源头石阵等景观,船动景异。游船行至漕运码头掉头,通州传统手工艺品、小吃特色风情街在漕运码头开街,仿古建筑延传着漕运历史。船行至下游,抵达大运河森林公园,但见运河如镜,古桥、杨柳、画舫、碧波、蓝天、舟影等形成滨水城市景观。
通州运河两岸风光
这段8公里多的北运河岸线蜿蜒萦绕地分布着一个个和运河生息相关,被赋予历史文化内涵的景点,如桃柳映岸、皇木古渡、长虹花雨、月岛画境、银枫秋实等。这似乎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商船川流不息的运河漕运码头。
听古老传说,品漕运文化盛宴,北京市民的亲水文化深远悠长,都市生活因大运河而愈发多元化。在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地带,大运河畔,人们正追寻着休闲、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浪漫与古典相伴相生,说不尽,歌不尽,便是中国大运河。
邮局发行代码:82-939 联系电话:+86 10 6715 2380 转 0
《北京》周刊是北京唯一官方的外宣刊物,
每周出版中、英文版各一期。
秉承“以新闻的立场挖掘和诠释北京文化,
以文化的视角聚焦和解读北京新闻”的理念,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
并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融通中外的中国表述,
传递北京声音,讲述北京故事,塑造北京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