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师

石棉布规格【随笔杂谈】王坚‖钢笔情愫-曹州文苑

【随笔杂谈】王坚‖钢笔情愫-曹州文苑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公众号
钢笔情愫
作者:王坚
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群中,没用钢笔写过字的人恐怕不多;而今,依然用钢笔写字的人恐怕也不多;满大街能找一个上衣口袋别着钢笔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年轻人更不知道还有一个修笔的行当……随着白发的增多、皱纹的变深,频频穿越时空回忆往事,骤然发现自己对钢笔情有独钟,于是便有了写篇小文回味一下对钢笔情愫的冲动。
倒退半个世纪,那是钢笔流行的岁月复方伤痛胶囊,钢笔作为一种时髦的馈品,或赠恋人、或赠战友、或赠同学、或赠同事……总之关系一般的不会有这种待遇。眼下不少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时常有片段重现那个年代的实景:凡是中山装、国防服等上衣口袋别着钢笔的人,那就是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钢笔似乎是那个年代学者、老师、学生、干部乃至农村会计的标配,能拥有这样配置的人,那就是“有学问”的标志和象征,自然也就显得卓尔不群了!
我人生中拥有的第一支钢笔是上小学时学校颁发“以资鼓励”的奖品,那是一支“永生牌”钢笔——金色的笔帽、黑色的粗杆、大大的笔尖,握在手心里真有一种饱满的感觉血色使命攻略,更有一种学霸的自豪和骄傲。对于这支爱不释手的钢笔,我视若珍宝,为了不让哥哥们乱用,不惜花了两根冰棍钱,在笔杆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和一只喜鹊。清楚记得那个刻字师傅肩挎一个绿色帆布包中山桥一霸,上面还绣有毛主席的头像艾比盖尔,包里装有一个铁质铅笔盒,盒子有大小尖刀、细布和各种颜色的蜡棒……他把钢笔拿过来,问刻什么字、刻什么图案,坐都不用坐,站在那里刻,刻一刻范骏,吹一下,再刻一刻,再吹一下,不大会儿一幅精美的图案和飘逸的字体跃然而出,取出相应醒目的蜡棒涂上颜色,再用细布一抹,也就大功告成了。当时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技术精湛的艺术家和雕刻家隐形虫,禁不住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

如果说在笔杆上刻字是那个年代别样的风情,那么修笔摊则是当时的另一种景观。记得在菏泽老城石北隅首东南角,就有一个修笔小摊儿龙珠之拿帕,修笔师傅高姓大名现已记不清楚了,但模样却依然深刻:年岁五十有余,姜贞羽中等个儿,戴着一副老花镜,俨然是位老学究,他营生的全部家当也就是一个扁木箱,打开盖子可以支起来,里面有序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旧钢笔和大小不一的零配件,你可以找他换个笔尖、配个笔帽、换个笔布袋,甚至为笔帽换个挂钩……可以说他无所不能八爷是谁,石棉布规格花个三毛、五毛保证让你心满意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眼下一次性碳素笔独领风骚,当年风靡的钢笔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变成了极少有人问津的古董,再也寻觅不到修笔师傅和刻字师傅的身影了,对钢笔的情怀也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自己慢慢品味了!

作者简介
王坚茸城论坛,原名王建生,供职于市直某机关。自幼梦想当一个作家,八十年代就开始“舞文弄墨”,工作之余拙笔涂抹的“豆腐块”和“相片”也曾发表于多家报刊、杂志。随着白发的增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发奋“攻克”电脑羁绊英雄正传,也只能达到“一指弹”的境界。出于嗜好和偏爱,为表初心,偶尔涂鸦些小文。曹州文苑(公众号)编委会
顾问:耿 立 张晓楠 和 庄 宋长征
主编:李 亮
责编:张喜歌
编辑:康文艳 杨 雷 郭笑含
审核:武红旗 刘 翔 郝 璇
朗诵:刘宗英 郭笑含 吴娜 白芳(文苑继续招募朗读者)曹州文苑
1、曹州文苑公众号由菏泽市作家协会、菏泽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办南雄太,推送文友原创诗歌、散文、小说、摄影等;
2、小编微信号:qq343581770;投稿邮箱343581770@qq.com,来稿请注明公号投稿字样,作品需原创首发成瑞龙,请勿一稿多投;
3、投稿时请一并发来作者照片、简介以及微信号或微信转账二维码,稿费以赞赏情况定,每月10号以红包形式发放上月发表作品稿酬;
4、主办刊物:菏泽《青年作家》;
5、作者福利:点击量、赞赏费每季度最高的优秀作者,获得《散文百家》《参花》知名文学刊物选登作品一篇。
公众号二维码、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