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师

侯府商女【视频】毕飞宇捕捉张火丁的“真理”之言-出门看戏

【视频】毕飞宇捕捉张火丁的“真理”之言-出门看戏朴允载


《读库》1803送到手,第一反应是只想把《毕飞宇和他的王家庄》一文再看一遍——在未到手之前已经先行读过。
这篇文章是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访谈整理稿。纪录片拍摄了六位作家,毕飞宇是其中之一。当时,看过稿子之后,很是兴奋,尤其是被后文《黎曼假设平话》搞得七荤八素,更是想为前文之酣畅、丰饶喝彩。当然,这不是后文写得不好,是我数学太差。
很久没有因文字而激动过了,不是因为没有好文字,而是看得少,领悟力也越来越差。读不下去书可能也是一种病。曾看到有人说“文艺青年是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读不下去也是种病,生个孩子就容易得了”。
显然幻梦唯心,我是找理由帕斯尚尔战役,是迁怒。我的朋友羊顿老师(公号:羊顿老师)就是反证。最近,他的公号频繁更新郭婷瑜,高产如我在今夏的汗水。不要说“私房课之新国文”的坚持,就是东南西北中擒之即来的题材也丰富得很。一系列一系列地写,哗啦啦,一股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态势。我每晚当他的第一读者,没读之前就先崇敬一下。
昨天,我和他感叹一声“我每天都虚度”——无志之人往往想靠哀叹来立志——没想到,他立刻附和说“可不,谁又不是虚度呢?”
我根本不信。
大热天的藕夹的做法,一声叹息就是一身虚汗哪。
回头来说毕飞宇老师……哦,应该先说毕飞宇老师是如何捕捉“惜墨如金”的张火丁老师的话。
我们都知道毕飞宇的著名小说《青衣》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导演康红雷,主演徐帆、傅彪,配角也很好,有潘虹、李明启、夏力薪。记忆力绝对值接近零的我还记得两个画面:一是满头是汗的面瓜端着一盘炒豆腐说油很大,让不近烟火的筱燕秋躲开着点儿,脖子里搭着一条毛巾;二是李明启和徐帆婆媳吵架的场面。把生活表现得如山上的青草一样,在太阳下活生生地生长着,看了都想哭。
当然,最记得的还是剧中剧的京剧配唱,导演康红雷找来当时还在中国京剧院的张火丁。张火丁把嫦娥的唱腔唱得行云流水,韵味清奇,有一种人间旖旎难割舍,天上空寂不留恋的人情味道。到现在,每每听到这几段唱,依然觉得美洪荒风行者。
没有剧,只有唱段在流传的《嫦娥》,近二十年之后始终也还是没有剧肖卓能,只有唱段在流传四次元道具。
张火丁演唱“秋风起”
毕飞宇讲述他创作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是自己生命的成长历程。在前文中,他讲述了与《青衣》相关的创作思考与准备,从不懂戏到认识青衣就是女人的心路。后来《青衣》大火,被拍摄成剧,在请张火丁配唱之前,他去看了张火丁演出的《荒山泪》。看戏之后,毕飞宇去了后台杜宇麒。对于这个过程,文章中是这样记录的:
我在写作的时候是比较冷静的。无论我的情感多么波动,我要对自己说,要控制好。《青衣》后来要拍电视剧,请了程派青衣张火丁来配唱。在请她去配唱之前,我们去看了张火丁的一场戏。那是我第一次现场看京剧青衣,唱得好极了冰室辰也。我多次流泪。张火丁那天晚上演的是程派代表作《荒山泪》,特别抒情水腐传。
张火丁一下来,我就去了后台,跟她聊。我说这个戏,我也是第一次看,那么动人。我们经常有一个说法,一个艺术家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我说你在处理那么强的情感的时候,你要哭了怎么办?你脸上全花了。我们在台下哭没事,把眼泪擦一擦,接着看,你已经上了妆,你要哭了xs99,李亚倩那麻烦大了。
张火丁跟我说了一番话,她说我是一个职业演员,我的目的是有效地把戏剧人物的情感传递给你,而不是替戏剧人物哭泣。听了这番话,我觉得她说得特别好,几乎可以说是真理。
毕飞宇由此想到作家写作时,犹如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继续摘录他的思考:
我就联想起自己的写作,我在写作的时候,不放纵自己。我如果写得特别动感情,甚至可以说泪流满面的时候,我放下了,找个地方,好好地把自己的眼泪淌干。平静了,再回过头来看自己最初的最美,刚才是什么东西打动我的,被打动的时候,我精神上的状况是怎样的,小说人物的精神状况是怎样的走西口简谱。然后以一个职业作家的冷静,把那个过程很准确地传递到文字里面去。而不是我自己在失控的时候,张大嘴巴哭天抢地。
把哭天抢地的东西给别人,那不是作家该干的事。那样的文字是无效的文字,为什么?那不是你在写小说人物,是作家在自我表演。
我觉得作家最要紧的事情是,不能在利用你写小说的时候,在刻画别人的过程当中,趁机来表现自己。你要将作者自己隐去。你要让小说人物和读者面对面,你只是一个介绍人。不能小说人物还没出场呢,读者还没出场呢,你把他们两个分开,自己在那儿唱大戏,那要出问题。
摘录这段就是想反观演员傅丽莉。我想有人一定会就“不能在利用你写小说的时候,在刻画别人的过程当中,趁机来表现自己。你要将作者自己隐去。你要让小说人物和读者面对面,你只是一个介绍人”这句话对于戏曲演员的适用性有商榷。不过,我的喜好很明确,虽然不能如毕飞宇说“几乎可以说是真理”,但可以说他“说得特别好”。
与戏有关的这几段内容只是这篇文章非常不显眼的一部分。一百多页,大概能占一期读库三分之一版面的这篇文章,展示了毕飞宇从家族的缺失到成功作家的知天命之年的生命历程,其中不仅是他心灵成长史的概貌,还有关于小说、哲学、诗歌,童年、成长、命运,写作、阅读、艺术等各方面的体验与认识,丰饶极了。
对于父亲来路不明,家族历史的缺失,他说:命运给我的生命当中挖下了许多坑。不仅没把我埋葬掉,相反,它们给我提供了许多额外的能量。
对于童年的孤独,他说:我长大以后发现,面对孤独,是一个非常需要心智的事情。可孩子时没有那样的心智。
对于童年的认识,他说:你在成年之后,如何能够重新发现你的童年和少年,我觉得这个才是关键,而不是童年和少年本身。
对于写作的意义,他说:到底是什么?我很确定地说,就是一件事情:和遗忘斗争,来记住,要想尽一切办法记住,因为时光是没有记忆力的。
对于真爱的诗歌,他说:在诗歌面前的那种平等。我们都是写诗的人,在这种平等底下,我们彼此之间又赞美,又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每一个人的独立性。
当然,这篇文并不是要这样摘录“金句”来读的,这就偏颇了。但不这么办,该如何呢?我也不知道。
比如如何向人描述张火丁的戏好呢?我的蠢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丢给对方一段《锁麟囊》“一霎时、朱楼”,或者《荒山泪》“逃山”,或是《春闺梦》“南梆子”,或是《白蛇传》“酒变”……对方看后也许不可能即刻入坑,但洗了一下眼睛总是有的。然后由此开始看折子、全剧,从锁春荒到白蛇、江姐、鸳鸯冢……然后到现思乡酒场(入坑几年还没看过现场的,那就感叹命不好吧),然后是更多的现场。如此,完整的、全面的艺术之妙便不用言说了。
审美,就是要靠自己修炼嘛。
文同此理侯府商女。《毕飞宇和他的王家庄》是一个作家洪然一体的心灵成长史,不要以为摘录几句就意味是文学鸡汤。而毕飞宇细腻、丰富、畅快、率真,深刻思考,准确表达,认真面对,读起来非常过瘾。
功利地说,其中也能看到“善其事”的谋,“利其器”的韧。尽管不是教你怎样做人,但何尝不是一部个人成长史的概貌?
毕飞宇在讲述审美能力如何养成、提升、探索并构成美的标准时候说:“我开过一个玩笑:像我们这样的人,在成为作家之前,实际上就已经是作家了。”这等于说作家是天生的。不过,人家说的是“我们这样的人”,应该是已经排除了许多冠以“作家”名号的作家。我又心痒地想把这句话套在演员身上:“在成为演员之前,实际上就已经是演员了。”
当念出这句话之后,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貌似同样的话,味道却大大地不同。本来是对天赋好的人表达赞美的,但听起来倒更像是对善于在生活中演戏的人的揶揄。好吧,两个方向都成立,我很满意。
因为读得痛快,我立刻去搜这部纪录片,想看看除了对话之外的镜头还能捕捉到什么可触动人心的内容。遗憾的是,原定于6月播出的这部片子却因故未播,具体什么时候能播,并不知晓,继续期待吧。
读库主编老六在《读库》1803的“致读者信”中写到他在编辑这篇文章时难抑的激动:“我若干次忍住要和毕飞宇老师起身拥抱再喝杯酒的冲动,尽管和他素不相识,但感觉已经和他成了灵魂上的朋友。”这是读了好文,见了真性情后,正常的情绪反应。如同看了好戏,总想喝一杯一样——差别就在于我不是要和演员喝画客网。作为编辑,总是有机会和作家相遇的,碰这一杯不难实现;但作为普通读者,激动之,对影成三人,也足可慰矣。

更多唱段,戳这里
▼▼▼
张火丁 | 《锁麟囊》之一
张火丁 | 《锁麟囊》之二
张火丁 | 《锁麟囊》之三
张火丁 | 《锁麟囊》之四
张火丁|《锁麟囊》之像音像
张火丁 | 《锁麟囊》之音配像
张火丁 | 《锁麟囊》之五小版
《锁麟囊》之五老版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1)——《白蛇传》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2)——《梁祝》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3)——《江姐》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4)——《鸳鸯冢》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5)——《秋江》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6)——《绝路问苍天》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7)——《坐宫》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8)——《嫦娥》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9)——《龙凤呈祥》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10)——《北国红菇娘》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11)——《京歌1》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12)——《京歌2》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13)——黄天霸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14)——《文姬归汉》
张火丁 | 上炕一张碟(15)——《玉堂春》

视频源自网络

您还可以阅读以下文章
少年人的豪气是放着光的
这个杀手心太软
世间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好人得了恶报
休恋逝水 早悟兰因
“众生相”最精彩不过“奴下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