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曾经的松滋山村“病秧子”,成为“东方之子”!厉害了............-松滋在线
松滋在线90%的松滋人,都已关注
一个受尽贫穷的农村青年,一个曾经被疾病折磨、差点丧失行走能力的病娃娃冯盈盈,凭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公主保护计划,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湖北省科技厅授予的省重大科技成果,并在比利时荣获第51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成为当之无愧的“东方之子”!
他,就是荆州市政协委员、松滋市政协常委、万家乡人大代表——李克权。
1999年9月,经过层层筛选,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医师参加由卫生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组织的国际老人年夕阳红全国百家专科名医义诊活动,他是全国唯一推荐治疗类风湿的名医钢兵。
2004年5月,李克权作为“西部大开发”青年志愿者被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聘为陕西地区健康扶贫医学专家,被国家卫生部医促会提名为“德艺双馨”医务工作者。
其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他本人还受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为他题词勉励。
2015年4月30日,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6年先后两次入选 “中国好人榜” 助人为乐类别候选人。
2018年6月20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中国质量》杂志社、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建活动办公室联合举办的“2017年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推进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
李克权经层层评选推荐脱颖而出,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李克权是如何走上杏林之路,经受了怎样的人生磨砺?
他又有着怎样的奋斗历程呢?
历经磨难终不悔
1973年腊月二十八,那几天出奇的冷,连空气都要凝固了,就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李克权在松滋万家乡翠林山的一间茅草屋里降生了。
婴儿的到来对任何一个乡村来说,都是常有的事,因此谁也没有特别留意。
然而,从这天起开沙岛,一个故事开始了……
李克权的奶奶是知书达理的人,因积劳成疾患上久治不愈的崩症病逝。
刚从师范出来教书的父亲李达清,在痛苦的煎熬中倾其家产,放弃仕途,拜乡下老中医为师,在村里当上了赤脚医生,治病救人。
父亲给病人看舌苔、辩脉象、问饮食……年幼的李克权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父亲每次出诊他都跟着,并经常随父亲跋山涉水采草药。
一到晚上,父子俩就在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抄写背诵《药性三字经》,“麦门冬,是寒性,既清心,且润肺……”。
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早点“接班”,放学回家后父亲对他最苛刻的是要他读医书,逼他学背《伤寒论》、《黄帝内经》等经典医著。
寒气逼人的冬天,他用棉絮包裹双腿坐在椅子上读书,蚊子咬脚的夏天,用桶盛满水护着脚在桌上抄写。
1981年的夏天,暑假里天气越来越炎热,二十几里路开外的人经常来村子里卖冰棍,冰甜的冰棍把村子里的老少逗得馋馋的,恨不得一次吃个够。
于是,仅8岁的李克权和隔壁的几个男孩找到一个既赚钱又省力的差事:卖冰棍。
清早去镇上批发,然后用木箱子抬回来叫卖:“冰棍冰棍,五分钱一根!快来买啊刘虞佳!来晚了就没了……”一天下来也能赚个二三块钱。
7月下旬的一天,他照例早早地批发了冰棍去叫卖,时近中午,突然火辣辣的太阳转眼间消失的无影无踪,黑压压的乌云布满了天空,刮起了东南风,下起了暴雨,抬起冰棒箱就往家里跑。
到了家,衣服都湿透了。
他们顾不得湿透了的衣服,翻出冰棒箱就开始清点,还有100多根,有的已经融化,怎么办?
他和同伴虽然卖了10多天的冰棒病院惊魂,但自己都舍不得吃。
他和同伙商量“不要浪费,过过冰棍瘾!”两人开始比赛看谁吃得又快又多,哪知一场噩运突然降临在他头上。
第2天,李克权喉咙痛,继而全身关节开始红肿疼痛。
当时,村里已安排父亲外出进修学习,母亲只好背着小儿子到乡卫生院,医生不知所然,给了几颗消炎痛就让他们母子回家。
可是疼痛不但没有缓解,还越来越严重,莫非是鬼附身了?
最后经县医院的医生诊断为风湿病。
医生说:“目前这个病我们也没办法,要止痛,只能激素治疗或寻找民间偏方。”
求医心切的母亲只好要求医生给他注射强的松龙激素治疗,暂时缓解,但停药后疼痛更厉害,最终瘫痪了。
那段时间,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他强忍疼痛想站起来,腿却千斤重似的,全身关节肿得像馒头,他倔强地站起,摔倒,又摔倒……小小年纪的李克权对风湿病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他暗暗发誓:长大了,我一定要攻克这顽症!
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
家境本不富裕,能卖的东西全都卖完了,还是不见好转。
上天或许偏爱那些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人。
9岁那年,武汉的一位老中医给他开了两副中药后,李克权的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从那以后,他对中药的神奇疗效有了更深的认识,立志长大后要当医生尚贤中学,为风湿病人解除痛苦。
1993年,李克权从卫校毕业返乡,一边随父亲把脉问诊,一边自学医药理论知识。
乡亲们病了,无论天多晚,路多远,无论寒冬酷暑,只要群众需要,就有李克权的身影,周边乡村的群众也都慕名前来。
他先后拜师山西太原著名的中医大家侯丽萍,李克权又辗转找到曾给周恩来、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治过病的罗有明教授,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先后在《中国社区医生杂志》、《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中国医药报》等医刊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他撰写的《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症》一文在越南共和国国际疑难病学术会上交流,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并获优秀论文奖。
小试牛刀后,住在山沟沟的他,对研究医药发生了浓厚兴趣,省吃俭用,先后20多次自费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脱产深造,毕业时有人建议他留在武汉工作,可他时时想起父母对他的叮嘱:“长大了要给家乡多做好事。”
志存高远攻难关
风湿病一直是人类疾病史上的顽症,患者轻则疼痛难忍,重则四肢瘫痪宝米恰恰,李克权看见很多患者痛不欲生,心里比针扎还难受。
李克权就暗下决心,寻找一些治疗风湿病的良方,为了验证一个好的方剂,李克权总是首先在自己身上作试验,特别是个别方剂中毒性较大的中草药,那是非常不好把握的,用量得当,效果明显;用量过度,会出危险。
“是药三分毒”,为了尝药,他曾多次昏倒,有一次为了证实药效,服用超常用量5倍的马钱子,俗话说“马钱子,马钱子,马前吃进马后死”,服后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说话困难,继而进入深度昏迷,幸好他家人发现及时,给他洗胃、吸氧、输液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回忆那时的酸甜苦辣,李克权感慨不已。
他已记不清为了寻找一种名贵药材,爬了多少山、走了多少路、受了多少伤。
1998年秋,他在五峰县采草药时一不小心,脚一滑,轰隆一声从山峰上滚下,差点没了性命。
李克权除了身体受折磨、花费大量心血与汗水外,还要节衣缩食,千方百计克服金钱的羁绊,让自己的研究得以继续进行。阳光招考在线
从800多种中草药和2000个治疗痹症的验方中进行分析、对比、筛选,选择了16味中草药研制出了一种药酒,通过实践证明,该药对治疗风湿病有奇效!
风湿病人们常称“不死的癌症”,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痹即闭塞不通之意,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理论,李克权将药命名为“克痹通”。
克痹通诞生了,李克权在心里默默地说:“风湿病,你折磨了我多年神裂火织,我终于找到攻克你的良方了!”
扶危济困美名扬
李克权始终秉承“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坚持“有钱没钱都给病人看病”的原则。
参加义诊等公益活动数百次,与市政协、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民建等部门共同承办的“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空巢家庭‘健康社区行’”活动。
迄今已举办39场,服务患者近3万人次,建立5000余份健康档案,送医赠药达90多万元。
与市科协、荆州日报传媒集团开展的“科普大讲堂”公益活动长期穿行在乡村与社区,行程近20万公里,免费发放健康科普读物10万余册。
李克权行医20余年来,共为弱势群体医治1.9万人次,减免医药费及社会捐资达270多万元,还与患者结对帮扶,先后资助10多名患者子女读书、就业上山安娜。
奋马扬蹄尽职责
在精研医术的同时,李克权时刻不忘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坚持深入基层,经常与患者拉家常,了解百姓的诉求,努力做百姓的“代言人”,群众心声的“传话筒”风鸟花月。
十多年来,以第一提案人提交提案122份,联名提案259份,一份份反映民生、传达民情的提案,成为名副其实的“提案大户”。
先后向市政协提交了《改善乡村医生的待遇》、《关于规范流动摊贩经营的建议》、《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和亲属》等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工作之余认真撰写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如撰写的《关于我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议》。
在2017年5月省政协“聚焦促进中医药发展、助推健康湖北建设”月度协商会上被采用长毛狗电影,时任湖北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充分肯定此建议并列为会议成果。
一份份反映民生、传达民情的提案农女阿喜,是李克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风湿病专家“双岗建功”的写照云上的宝石。
来源:虎座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