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欣赏指南丨《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莫扎特歌剧《唐璜》-音乐之光Muselit
《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莫扎特歌剧《唐璜》欣赏指南
导读:在西班牙,一直流行一个传说:一名放荡的浪子,他的生活就是天天都以诱惑女性并和她们的保护人展开战斗来取乐。后来,在一处墓地,他巧遇一座死者的雕像,那死者生前是曾被他诱惑的一个女孩儿的父亲。浪子邀请他共进午餐。雕像愉快地接受了。随后,死者的鬼魂来到他的家中与他一起用餐,并回请他也去他墓地共进午餐。浪荡子也接受了。在死者的坟前,雕像见到他时,要求和他握手,当浪子把手伸过去时,雕像紧紧地握住了他,将他拖进了一地狱。传说中的这个浪荡子名字叫唐璜(Don Juan)。
唐璜的传说被西班牙戏剧家和罗马天主教僧侣蒂尔索·德·莫利纳在1630年左右第一次写进他的《塞维利亚的嘲笑者和石客》中。由此,唐璜成为一个堪与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浮士德相媲美的世界性的文学形象投降输一半。随后,他成了喜剧、小说和诗歌中的反派角色。17世纪意大利流浪艺人以哑剧的形式将它带到法国,使莫里哀写出了《唐璜,或石宴》在1665年演出。此后,几个世纪里,陆续产生出许许多多以这一传说为主体的版本,虽然唐璜的名字有时稍有改动。据有关统计,19世纪描写唐璜的作品有20部,20世纪甚至多达五六十部,差不多每隔一两年就有新作问世,有几年竟一年出版两部。在这些版本中,著名的有英国诗人乔治·拜伦的长诗《唐璜》(1821),法国小说家大仲马的《马拉纳的唐璜》(1836),西班牙诗人埃斯普隆塞达一德尔加多的小说《萨拉曼卡的学生》(1840),另一位西班牙诗人索里利亚—莫拉尔的《勾引女人的唐璜》(1844),普罗斯帕·梅里美的小说《炼狱里的灵魂》(1834)写的也是这个题材。最为人知的要算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唐璜》,唐璜的传奇故事也因这部歌剧而持久流传。
1786年2月7日,约瑟夫二世和他的姐妹玛利亚·克里斯蒂娜、玛利亚的丈夫阿尔贝特,以及维也纳的高层贵族一起,在“美泉宫”用午餐,宫廷乐队演奏萨利埃利歌剧《特洛夫尼奥》中的乐曲做伴奏。餐后,皇帝要莫扎特为他的意大利和德国歌唱家,特别是为他的德国演员写一部歌剧。
莫扎特照例与意大利威尼斯诗人达·蓬特讨论选择什么题材来创作这样一部歌剧。
莫扎特《唐璜》(英文字幕)
那几年,唐璜的故事正是热门的歌剧题材。德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弗·格鲁克在1761年上演了歌剧《唐璜》,演出的情况,莫扎特也有所了解地狱代言人。1776至1787的12年间,作曲家们共创作了7部以唐璜为主角的歌剧。最后,即1787年维也纳的那一部《花花公子唐璜,或石客》,为意大利作曲家乔万尼·加扎尼加作的曲,乔万尼·贝尔塔蒂写的脚本。据达·蓬特说,是他向莫扎特推荐了贝尔塔蒂的这个剧本。也有材料说,是莫扎特先将这个剧本交给达·蓬特,请他创作歌剧脚本的。达·蓬特以贝尔塔蒂的脚本为基础,从1787年初的几个月起,花了6个星期的时间,以意大利文诗体,写出了新的脚本。莫扎特没有看故事的结局,但坚信这个题材最适合改编成歌剧了。德裔美国音乐批评家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曾对贝尔塔蒂的和达·蓬特的两个本子做过比较研究,认为达蓬特本子的语言比较简练,也诙谐有趣,人物从原来的10个减少到8个,个性的刻画也更分明;因而更适合作为歌剧的脚本。
在莫扎特紧张地创作时,收到父亲5月28日去世的消息,虽然他强忍着继续创作,但这一沉重的打击罗姗姗,加上长期工作积聚起来的劳累,使他消瘦的身体终于垮了下来,发起高烧,不得不卧病在床;经医生差不多一个月的治疗后,才得以渐渐恢复得可以继续创作。但是这么一拖,时间就够紧的了,布拉格又来信,说计划在10月上演这部《唐璜》。为了加快创作速度,莫扎特和达·蓬特两人都被接到布拉格工作。他们住在相对的两家旅店溺宠娇妃,由于中间的那条街非常狭窄,两人各自在阳台上便能看到对方,因此,各自在自己的阳台上,都可以为创作上的问题互相切磋,情急之下,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往往总是达·蓬特大喊一声:“别吵了,还不赶快下楼喝上几杯;上帝保佑,我们定会创作出轰动世界的《唐璜》,不信你走着瞧!”于是,人们就会看到两个朋友勾肩搭背黑色纪元,双双哼着小曲迈进了咖啡馆。
终于,莫扎特在1787年10月28日完成了两幕歌剧《唐璜》总谱的创作。也有人说是完成于总彩排之前两天的夜里,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在他喝着甜酒、夫人讲着童话故事助兴情况下完成的”;有人甚至说完成于10月29日首演前的一分钟。
首演《唐璜》的地址选在布拉格的“国家剧院”。这是弗兰兹·安东·诺斯蒂兹公爵建造、刚于1783年首次向公众开放的一家剧院,所以又叫“诺斯蒂兹剧院”,它大约有800个座位,外加17个正厅后座。布拉格的观众对莫扎特这部歌剧的兴趣是毫不奇怪的,因为他的《费加罗的婚礼》刚在一年前在该城首演。观众很喜欢他的作品。现在他们的迫切心情浮现在脸上,急着想看他的新剧。
《唐璜》的故事大致如下:
塞维利亚城的贵族唐璜是一个好色之徒。这天,他潜入总督唐·彼得罗的宅邸,企图调戏他的女儿唐娜·安娜。安娜呼救,总督闻声赶来,与唐璜格斗。唐璜剑术精巧,刺死唐·彼得罗后拔腿逃跑。后来,唐璜又设法勾引农家新娘泽莉娜。幸好,被唐璜遗弃的妻子唐娜·埃尔薇拉和安娜及时赶到,揭穿了他的卑劣花招,使他不能得逞。唐璜后来到墓地游逛,见有一座总督的塑像鳕鱼炖豆腐,竟玩世不恭地邀请塑像与他共进晚餐,而塑像竟也点头表示应允香榭之吻。于是导致了最后的结局:晚上,当唐璜面对埃尔薇拉的痛斥而无动于衷时,突然,随着一阵阴风吹来,总督的塑像出现,地面豁然开裂,火焰喷发,唐璜陷入地狱之中。
音乐史家保罗·亨利·朗是这样阐释这个故事的:
“旺盛的情爱在这部歌剧中汹涌泛滥。它的主角——情爱之王,遨游于生存的骚动之上,终遭悲剧性的毁灭,因为他的激情火焰超越生命的限制,向彼岸的主宰力量发出挑战。戏的主人翁集爱情的激情和邪恶于一身,他支配整个作品;但所有其他人物,从忠诚、恭敬、热情的唐·奥特维奥(安娜的未婚夫),到工于心计、卖弄风情的泽莉娜,都陷于情爱之网。他们的性格迥然相异,因而他们的情爱倾向也大相径庭,但情爱的气氛弥漫在整出戏中,渗透一切。……情爱的魔力从四面八方发散开来,彻底俘获了观众—观众通常所遵循的衡量人类关系的尺度,连同他们在观赏邪恶但伟大的主角时所有的犹豫,一并消失。……唐璜不承认人性的限制,因而与事物秩序发生冲突,最终只能灭亡。莫扎特悟到唐璜性格最底层的隐秘,在音乐中极其忠实地予以展现。” 究竟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有些人认为它是一部喜剧,另有些人则坚持认为是悲剧,曾引起过激烈的争论。看来不论认为它是纯喜剧或者纯悲剧,都不能一概而论。天才莫扎持的作品总是不落俗套,牛玉强无法以某一固定模式去进行命名。权威的《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做了十分中肯的说明:
“这部歌剧中把唐璜描绘成一个严肃的角色。他是个引诱人的高手。自诩热爱‘全体’妇女,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他绝非一个滑稽或令人反感的人物。相反,他是一个大胆的叛逆者,甚至在落到复仇幽灵之手即将死去之际,他也毫不后悔。14世纪的唐璜算得上是19世纪浪漫主义英雄的早期典型。莫扎特的音乐凸显出唐璜恶魔般的性格。莫扎特用带有诡计和伪装的典型滑稽剧方式展开剧情结构。但是,该剧的结局却与滑稽剧的手段截然不同,不是那种大团圆结局。大胆的唐璜的死才使其他人物得到解脱,但这样一个结局失去了剧中的英雄,这个英雄既邪恶又为人所爱。”
首演的1787年10月29日,星期一叶世官。天气阴沉多云。演出的时间是下午7点,但是街上早就排起了长队,6点30分票门就已经关上,无法再买到票了,即使那些已经拥有门票的人也蜂拥而上,挤进剧院,抢自己的位置。
扮演唐璜,即唐璜的是意大利的男中音歌唱家卢吉·巴西。
上一年,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在布拉格首次演出时,卢吉·巴西即扮演剧中的贵族阿勒玛维华伯爵,受到观众的欢迎,当时他还只有21岁。作家司汤达看过之后,不但十分赏识,还据此对他整体的表演素质作出评价:“……巴西还是一个非常娴熟的演员,他演悲剧不觉荒诞,演喜剧又不落油滑。”布拉格的观众都很喜欢卢吉·巴西,甚至不叫他本人的名字,而直呼他为“莫扎特”。这次的唐璜一角的音乐,莫扎特就是专为他量身打造的。
扮演唐娜·安娜的是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特蕾莎·萨波里蒂。
特蕾莎·萨波里蒂生于米兰,19岁就与姐姐安东尼娅一起在莱比锡演出意大利歌剧。安东尼娅不幸在5年后去世,特蕾莎就一直在莱比锡、德累斯顿、布拉格等地演出。这次在《唐璜》中扮演唐娜·安娜是特蕾莎最著名的一次演出,她被认为是最为观众铭记的唐娜·安娜。其他的演员,如扮演唐璜仆人的菲利斯·庞基安尼、扮演总督的朱塞佩·罗利、扮演唐娜·埃尔薇拉的卡特琳娜·迈塞里等,也都有较好的发挥。
阿瓦莱兹演唱《让人们痛饮狂欢》( 选自歌剧《唐璜》)
莫扎特本来就对《唐璜》满怀自信,首演中,他果然如他自己说的,满意地听到观众“最大的掌声”。
评论中,虽然有的对歌剧在道德观上有不同的看法,如柏林的一位评论家称赞了音乐,却认为从其他方面来看,该剧是“人为的畸形儿”,破坏了理性,且有伤风化,践踏了美德和情感。但是大多数的批评家都不这样看。德国大诗人歌德竭力赞颂《唐璜》,并对一些批评给予了批驳:
“怎么能说莫扎特编写了《唐璜》?编写?好像是一块蛋糕,可以用鸡蛋、面粉和糖通过搅拌编组而成似的!这是精神的创造,无论是各部分还是整体,创作者丝毫没有进行任意的拼凑,而完全是在其天才精神的掌握之中,执行它所要求的一切。”
十年后,歌德还在给他的挚友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信中念念不忘地提起这部伟大的歌剧,说是“您对歌剧所寄予的期望在《唐璜》中一定得到了很高程度的满足”泪桥歌词。
《星期日泰晤士报》的首席乐评大卫·凯恩斯在他的专著《莫扎特和他的歌剧》中对《唐璜》做了结论性的评述:“还有哪部歌剧有如此引人入胜的效果水阡墨?还有哪部歌剧能在你面前营造出这种让人心醉神迷的感觉,并且在你听到其中的某个片段后被它占据了身心呢?E.T.A.霍夫曼称它为‘歌剧中的歌剧’。罗西尼在被问及较为偏爱哪部歌剧时回答说:‘《唐璜》。’”确实王奕鸥,“即使拿莫扎特自己的歌剧作为标准,《唐璜》的总谱也称得上是惊人的丰富。”(本文作者余凤高,原载《世界文化》)
「音乐之光」大师课系列之
《西方音乐400年》
已经正式上线
每周二、五 18:00
小程序搜索“音乐之光”
让音乐回归历史
从历史理解音乐
往期课程导赏
余志刚教授答客问:1、余志刚教授答客问 | 本期提问嘉宾:财经记者 燕飞;2、本期提问嘉宾:钟爱古典音乐的大学教师;3、本期提问嘉宾:扎根基础教育的音乐博士;4、本期提问嘉宾:音响发烧友 申乃群
巴洛克时期:1、蒙特威尔第何以重要丨聆听《宁芙女神的悲歌》;2、斯特拉文斯基曾被他的音乐深深震动丨佩尔格来西《圣母悼歌》;3、他的歌剧成就终于被我们认可了丨普罗哈斯卡演唱维瓦尔第《被残酷命运压抑的心灵》;4、第一部歌剧云彩和风儿,到底是哪部?5、蒙特威尔第《奥菲欧》极简欣赏指南;6、维瓦尔第《四季》极简欣赏指南;7、《哥德堡变奏曲》极简欣赏指南;8、为何没有许茨,就没有巴赫三级贫困证明?9、让国王起舞的人丨作曲家吕利的传奇生涯;10、守门员布冯说:“我常躺在沙发上听着亨德尔这首歌,想着现实真不公平!”11、余志刚丨如何比较巴赫与亨德尔?;12、阉人歌手小史丨从法里内利到最后一位阉人歌手;13、一部作品爱上巴赫的“音乐魔方”;14、巴洛克音乐有一个“摇滚”内核 ——听神秘钢琴家男神的别样定义;15、#古典音乐也疯狂# 在巴洛克时期谈一场与音乐的恋爱!
古典时期:1、从“英雄”视角理解贝多芬九大交响曲;2、傅雷谈贝多芬丨他“每写一个曲子就得重新挣扎一次,斗争一次。”;3、海顿如何帮旗下艺人请探亲假;4、从启蒙大历史角度理解古典主义音乐;5、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欣赏指南;6、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欣赏指南
《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学习说明
?音乐之光将从7月13日起,每周二、周五18:00更新《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分为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四个时期,每个时期4次课程(共16次课程),以及附加余志刚教授答疑课程(共16次课程),合计32次课。
?除视频课程外,我们根据视频开发了辅助大家学习的《西方音乐400年》答题计划,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与问答题,我们的题目基于课程视频本身制作,答题的过程不仅是对课程学习收获的测验,也是课程内在讲解线索的展现。欢迎付费用户添加「音乐之光」客服(微信号:muselit),进入《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微信群,参与课程互动,并获取每期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