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师

陈凯师贫穷永远不值得感谢-布衣世相vip

陈凯师贫穷永远不值得感谢-布衣世相vip

陈凯师一篇《感谢贫穷》,让王心仪这个准北大女孩,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

看了她的《感谢贫穷》,看了她的刚刚起步的人生履历,看了她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表现,第一个感觉,不喜欢这个女孩子。
年纪轻轻,却显得很成熟,成熟得有些市侩,成功学中的秘籍、为人处世里的杀招,好像都学会了,包括她写的这篇《感谢贫穷》,就是一个小人精。唯独少了点单纯,缺了点天真。
试看她写的下面这几段文字: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而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
不就是一篇典型的“心灵鸡汤”吗?标准的用词用语,格式化的遣词造句,地道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抒情散文的路子,没看出有多少真情实感的流露。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她,感谢贫穷,讴歌苦难,不就是中国教育中一个核心环节吗?
对贫穷、苦难的歌颂,永远是心灵鸡汤中的提味佐料。没了这个佐料,就好像一个平庸的厨师没了味精,不会做菜了一样。
对贫穷、苦难的歌颂,永远是成功学、励志文的“梗”。没了这个“梗”,就好比郭德纲上台忘了“包袱”,没法说相声一样。
开中国贫穷、苦难歌颂典范的是孟子,其在《孟子.告子下》的一段话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了证明自己说法的正确性,孟子还举了几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可能是孟子举的这几个例子太生僻,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司马迁举的例子就广为人知了,估计每个中学生作文都会用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用诗歌讴歌贫穷、苦难,则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百姓则直截了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哲学家也来凑热闹,北宋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富贵福祥,将厚吾之主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后世简化成“艰难困苦,玉成于汝”。
贫穷、苦难与挫折,是人生路上的常客,其本质是人作为一个个体,在神秘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面前的无力感。正因为它是人生的常客,强调贫穷、苦难对人的成长、成功的作用,有化解矛盾、消除戾气,保持人的内心平和和社会和谐的功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意义。出于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角度出发,一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也应该而且有必要引导人们对困难有正确的认识。
但一旦过了头,一味地讴歌苦难,美化贫穷,并把贫穷、苦难视为个人成功的前提和基础,仿佛不吃点苦头就干不成任何事情,就像这个准北大女孩这样,则就走到另一个极端,成了一种病态。
在我看来,贫穷、苦难,不仅不是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且恰恰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贫穷、苦难,阻碍甚至毁灭了一个人的成功。贫穷、苦难固然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但更多时候是阻力。君不见,许多农村孩子,因为家贫不能读书,十几岁就开始干农活,劳动至死一辈子也没过上好日子。



人的成长成功,并不取决于贫穷、苦难。贫穷、苦难是丑陋的、可耻的,完全不值得感谢、热爱、歌颂,更不值得追求。相反,贫穷、苦难是人人都要摒弃、摆脱的。如果贫穷、苦难真的对人那么重要,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扶贫,三年消除贫困人口呢?说不通啊。从历史角度看,一部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与贫穷的斗争史。

还有,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因而失去了人生中的重要教育和选择机会,命运被彻底放逐。现在这些人都已经临近暮年,回首往事,对这段岁月又该如何认识呢?

用贫穷、苦难给人带来的历练来证明贫穷、苦难存在的合理与必须,进而得出贫穷、苦难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就颠倒了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就拿司马迁举的几个例子来说。难道左丘明不失明,就写不出《国语》吗?我看未必。而且,失明,对于一个写书人,会做成多大的不方面啊。如果左丘明不失明,我觉得他写的书会更多。何况,古往今来失明的人何其多,左丘明却只有一个。同样,为什么那么多贫穷家庭的孩子,只有王心仪能考上北大,决定性因素是她的智商高而不是她的贫穷,事实是上考上北大清华的更多的是家庭富裕学习环境好的学生。
试问一下司马迁本人,你是愿意接受宫刑,后忍辱负重著《史记》流芳百世;还是甘心当一名普通文官,顺遂地度过一生?估计包括司马迁在内,所有的正常人都不会选择前者。同样,古往今来受宫刑者何其多,也只出了一个司马迁。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贫穷、苦难会毁坏人的尊严,伤害人的心灵,从而导致人的心理扭曲,产生反社会人格。比如希特勒童年时身体孱弱,家境贫寒,常常遭受同学虐待,促使他后来产生强烈的报复思想。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罪犯,也是因为贫穷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贫穷、苦难,只是命运降临后个体被动无奈的接受,绝不是个人的主动选择。
对贫穷、困难的病态歌颂,宗教是最具代表性的。
所有宗教都宣扬,贫穷、苦难是上帝、佛陀等对人的考验,吃苦是修行的最有效方式,是在“消业”。通过自觉制造肉体的痛快并与之抗拒,才能更快地达到灵魂上的纯净。印度的苦修人,在自己身上穿钉子,赤足走烧红的铁板,就是为了加快自己修行的速度。
有人对《西游记》设九九八十一难不理解,说为什么不让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翻到西天把经拿回来。殊不知,就是要通过苦难的磨练,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走完,一路与妖魔鬼怪做斗争,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修行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成仙得道了。
更重要的是,大肆宣扬贫穷、苦难对人的正面意义,并把它设定为人生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其背后隐藏的目的有可能是防止人们去关注、追究贫穷、苦难生产的根源进而消灭之。佛教进入中土后,一开始受到中土的激烈反对,“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就是明证。后来,统治者慢慢发现,佛教宣扬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能得到幸福的说法,对麻痹老百姓的反抗意志,巩固统治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佛教也就从抵制变为欢迎了。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大兴土木,广建寺院,以致有“江南四百八十寺”之诗句和“天下名山僧占多”的俗语。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社会,如果大量讴歌贫穷、苦难,一定伴随着对富有、富人的抨击,譬如当下的中国。
对贫穷、苦难的病态歌颂,应该扔到太平洋里了。
个人微信公众号:逆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