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师

陈凯师费县远通分公司员工读《致良知》有感4篇(刘洋-马宗坤-王坤-赵德民)-致良知山东远通集团

陈凯师费县远通分公司员工读《致良知》有感4篇(刘洋/马宗坤/王坤/赵德民)-致良知山东远通集团

陈凯师《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焉。
当年,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能登第高中,那真是光宗耀祖了不起的大事。就如同今日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自家的孩子拔得头筹,考进名牌大学,也定是一件举家相庆的好事。众人大都认为此乃人间乐事,可为什么阳明先生却说,“不幸”得志,是“误却此生”呢?
阳明先生这里所说的“得志”是指遂了功名之志,并非圣贤之志。阳明先生十二岁立下圣人之志,三十七岁悟道。他站在悟道者的角度看这些孩子们,他觉得太可惜了。如果一个孩子,早早地人生得意、考中功名,很可能会贻误此生。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少年得志,一帆风顺的人生是肤浅而且平庸的,而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就应当如古语所言,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越是资质优异的年轻人,越是要晦养厚积,厚积才能薄发。就如天道,要有“春生夏长”,必须有“秋收冬藏”,天道如此,何况人呢?所以在阳明先生看来,年少得志的孩子很可能长大后一事无成,因为在他看来,“花开千瓣的植物,往往难结果实,因为它的华美太过于发露了”。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才华、名声双丰收,往往到了中年以后没有新的成就,人生开始暗淡下来。这都是因为过早地取得了一些成绩,养成了一颗傲心,不思进取,过早地摘取了自己的果实,没有真正成就大器。《道德经》告诉我们“大器晚成”,这里的“晚”不是指年龄的“晚”,而是说这完全是厚积而薄发的结果。一个人真正要赢的不是起跑线,而是人生的终点。
在这个关键点上,父母多少时候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实实在在地用爱误导了自己的孩子。
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
阳明先生说,自己已经人到中年,精神日渐衰弱,再过数年,很难能有成就了。这里他所说的“成就”,指的是心上真正的“成就”。如孔子所说的“四十五十而无闻焉”,这里的“无闻”不是指默默无闻,不是没有名声,而是指“不能闻道”。如果没有闻道,基本上此生就浪费掉了。
所以青春年少之时,不能汲汲于功名,但不能不积极于求圣贤之道,那才是终身的大事。勇敢地超越自己,积累自己的厚德,建立人生能量的蓄水池,以此来实现卓越的人生。
刘洋
读《寄诸用明书》有感
读了阳明先生的《寄诸用明书》,先生对自己的两个侄儿很早搏取功名却不以为然,这和今天的教育观存在着天壤之别。求学,首当学“做人”,学做“仁人君子”,修得向上向善的高贵品德。而最大的善就是道法自然,尊重万事万物本身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同样,在企业管理中,经常存在为了成绩、成果,忽视员工在成长中所必需的培训、鼓励,尤其是文化思想、思维方式方面更是一片空白。结果是员工和企业貌合神离、阳奉阴违,越要结果越没结果,管理者筋疲力尽,疲于奔命,和团队之间关系紧张、缺乏感情链接。员工没有和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互相推诿,企业的发展空有志却“学业不够”,内功不足,后劲不足,影响个人进步及公司发展。
员工的进步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企业要注重员工成长工作中的每一个点滴,鼓励、培训员工,提高思想,扩展思维方式,和谐团队关系,同事之间感情融洽,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马宗坤

《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通过阅读王阳明先生的寄诸用明书,对我触动很大。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人孰无过?改之为贵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吾亦近来实见此病,故亦切切预为弟辈言之等等。这几句话足以看出阳明先生是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时时刻刻都在改过和责善。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社会地位极高的人了,但是他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称自己有很大的问题,缺乏改善问题的能力,足见他对自己要求是多么地苛刻。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慎独自律在文中也不时看到,特别是这句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就是说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自己也要有发现不足的能力。这又充分体现了圣人的境界!
学习这篇文章,一是要应该学习圣人常思己过的克治之工,他说过,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人看不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所以,应常常自我反省,要思考自身不足,发现不足,就要果断改正,身体力行。阳明先生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所以,要去除人欲,必须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不断在事上磨,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保持清澈通透。二是要学习他的宽广的胸襟和境界,特别是慎独时候,即使别人不知道,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合一、心口如一、知行合一。
王坤

《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寄诸用明书》写于阳明先生四十岁时。诸用明是阳明先生的妻弟,一个乐善好施之人,才华横溢却不求仕途,深得阳明先生赏识。但阳明先生得知他儿子参加科第考试,担心反而耽误了这俩侄儿的未来,就写此信提醒了一番。“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他的意思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少年时期,应该“晦养厚积”,不被功名所束缚,才能成为圣人,这呼应了阳明先生十二岁就认为读书是做圣贤的抱负。在王阳明先生年谱时说道,他二十二岁在南宫进士考试时落第了,同考试的舍友以不中第为耻,但王阳明先生却笑着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即是说王阳明先生不以不中进士为耻,但如果不中进士而动了心,这反而是耻辱,说明了先生漠视功名,一心只想成为圣贤。最后一段则反映了先生在有限的人生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却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淡薄功名的态度和不懈追求圣贤之道的人生观,令人非常佩服!
参加致良知学习小组已经两个多月,小组要求我们每隔一天要自学一篇,并和同修们分享一下心得。因工作很繁忙,出差频繁,第一遍也只能粗读。到发微信公众号时,就倒逼自己再精读几篇,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而且越学越有兴趣,收获也越来越大。但要把文言文翻译出来就显得有点吃力,找不到参考书籍,网上也基本上找不到参考译文,只能凭着导读的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来译,感觉译得还是不太到位。所以,也期待能得到同修们及朋友们的指导,欢迎交流,相互砥砺前行。
赵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