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师

陈凯师质文代变 时运交移-阅读有义

陈凯师质文代变 时运交移-阅读有义

陈凯师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尽其美者,何乃心乐而声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风》乐而不淫;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
文|马琳
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说的是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用于解释绘画亦非常贴切,因为文学与艺术乃一脉相通。质,是质地、实质、质朴之意;文,是文饰、文釆、文化之意。用于绘画,乃内容与形式、自然美与雕饰美之对立统一。质文代变,即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艺术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或由质而文,或由文而质;或质胜文,或文胜质;或文质均胜,交替演变。
中国夏商周三代美术的衍变,很好地解释了质文代变的发展规律。
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夏商周王朝相继更迭,其间发生了两次大的社会变化:一是夏代建立,中国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二是东周之际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社会转化。夏商周美术完美地呈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变迁,并出现了两个高峰:一是在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一是在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
夏代是中国进入阶级社会的第一个朝代,其美术作品也清楚地反映出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所引起的内在性质改变。例如陶器明显地表现出两种发展趋向:多数仍作为日用品大量生产,以实用为目的,造型样式和装饰手法都比较简单;另一部分则因占有者的垂青,向着精巧、华美的方面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具有礼器性质的艺术品,从而走向象征尊卑等级的青铜器制造。因此总体而言,夏代美术以追求清新朴素的审美意趣为主。

夏爵 高22.5厘米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龙山文化 绳纹柄白陶鬶 通高33.5厘米 山东日照两城镇出土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礼记?表记》中的这段话记载了尊神重鬼、贵富重罚的商代社会风气。因此商代美术作品直接服务于奴隶主贵族,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是奴隶主权势的物质体现,其实用价值也有别于原始社会的普通饮食用器皿性质,是被神圣化了的工艺美术品。商代美木中居主导地位的是青铜艺术,直接使用于祭祀、礼仪等场合,是政治和神权的化身。其艺术特点为追求大体量或堂皇瑰丽、神秘庄严的繁复之美。

商 妇好鸮尊 高45.9厘米 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商 司(后)母戊鼎 高133厘米 重832.84公斤 河南安阳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盛期相互衔接的一个阶段。西周统治者十分重视从商王朝的覆亡中汲取历史教训,怀着“殷鉴不远”的警惕重构社会统治秩序。他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礼乐制度,礼是人际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乐泛指音乐和舞蹈,用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关系。礼乐的物化形式是器,其器与商代显著不同是酒器种类、数量大减,而食器上升,这是由于周人记取商人统治阶级酗酒亡身失国的教训采取严厉的禁酒措施的结果。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其艺术表现出对玉文化的高度重视,“君子比德于玉”观念产生,艺术作品呈现出对“大圭不琢”的朴素之美的追求。

西周 折觥 通高28.7厘米 1976年陕西扶风县出土

西周 孟鼎 通高101.9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 太保卣 通高23.5厘米 日本白鹤美术馆藏
东周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其包括的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充满了各诸侯国激烈的争斗。贵族们发动战争,抢掠财富,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直接服务于他们享用的各种艺术品向着风格华贵、制作奇巧、体量增大、数量增多的方向发展。东周艺术一反西周传统,舍朴素典雅而崇尚错彩镂金的繁饰之美,但与商代艺术之繁不同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没有那种神圣庄严的崇高之感,而偏重于物欲的官能享受,追求的是雕缋满眼、惊彩绝艳的竞相攀比的豪华感。但值得注意的是,东周时期百家蜂起,诸说并出,百家争鸣导致了人神观念的变化,人的自身价值开始被认识,“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说明人已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尊严,艺术家不再把自己的同类一律表现为屈服于自然的弱者,这也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一种新的精神力量鼓舞自己向传统权威势力挑战。东周艺术对两汉以后艺术的开启发挥了巨大作用。

春秋 新郑立鹤方壶 通高125.7厘米 重64.28公斤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

战国 曾侯尊盘 通高41.6厘米 尊高30.1厘米 口径25厘米 盘高23.5厘米 口径58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 银首铜身人形灯 通高66.4厘米 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

战国曾侯乙墓钟鐻铜人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 错金青铜虎噬鹿器座 高21.9厘米 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
质文代变,体现了夏商周三代美术的发展规律,也可以用于解释中国绘画的发展规律。我们从中国绘画从萌生到发荣的整个历程同样可以看到这种质文代变的特色。中国绘画从神坛走向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遥不可及的高雅走向为大众所接受的世俗,无不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在开放的现代,美术已彻底走向民间,任何人都可以用它来表达情感,反映生活,但无论你如何表达,你都将在你的笔下留下时代的印记。
这就是《质文代变——李松美术文集?古代卷》带给我的思考。

《 质文代变——李松美术文集·古代卷》
李松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6年12月
定价: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