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师

陈凯师贵妃贾元春死于“宫斗”吗?且看与她有关的四个故事之二《乞巧》-葩华

陈凯师贵妃贾元春死于“宫斗”吗?且看与她有关的四个故事之二《乞巧》-葩华

陈凯师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分别是《一捧雪·豪宴》、《长生殿·乞巧》、《邯郸梦·仙缘》和《牡丹亭·离魂》。
其中《豪晏》被脂砚斋批:一捧雪伏贾家之败;《乞巧》被脂砚斋批:《长生殿》中伏贾妃之死。见第十八回原文:

与元戏有关的第一个故事是指当时的背景与《豪宴》一样,其中已是暗藏"中山狼"。那么第二场昆曲《乞巧》讲的又是什么呢?
《乞巧》一曲的出处:

与这个故事有关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在元代,戏曲家白朴创作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一折写的也是乞巧之夜长生殿中,唐明皇与杨贵妃立下的爱情誓约。
这种不断改编创作持续到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了《长生殿》,其中第二十二出原称为《密誓》便是脂砚斋批注所提示的《长生殿·乞巧》了。

写的也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七月七日祭牛郎、织女二星,为彼此的爱情秘密立下至死不渝的盟誓。
而《长生殿·乞巧》也在后来乾隆时期被收录在《昆曲大全》之中。
比起元人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清人创作的《长生殿》无论从语言风格上,还是从戏曲的呈现方式上看,葩华也认为脂砚斋批注说是更接近《红楼梦》元妃所点的《乞巧》,如:

“妃子在此,作何勾当?(旦)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生笑介)妃子巧夺天工,何须更乞。……只恐陛下与妾的恩情,不能够似他长远……【黄莺儿】提起便心疼,念寒微侍掖庭,更衣傍辇多荣幸……深感陛下情重,今夕之盟,妾死生守之矣……”
这种语言风格和《红楼梦》的也很像,林黛玉也曾“陈设瓜果”,薛宝钗的大丫鬟也叫“黄(金)莺儿”,另外也以“一僧一道”的第三人角度————戏剧中的“上帝视觉”,以“神仙”的视角带出杨玉环陈设瓜果在人间乞巧,唐玄宗前去过问、相会。

而在《密誓》这一折将完结即时,“神仙”也评论过他们的爱情:“只是他两人劫难将至,免不得生离死别。若果后来不背今盟,决当为之绾合。”
因二人的爱情故事是以贵妃被赐死而告终的,脂砚斋批注也称,元妃点这出戏乃自身死亡原因的伏笔。
二、《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故事内容如下:

唐明皇在开元以后,纵情声色,委政权奸,国政日非。天宝十年七夕夜,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长生殿中乞巧,二人对天盟誓,愿永世结为夫妻。
而杨贵妃恃宠生骄又善妒,她的好哥哥杨国忠亦因爱弄权纳贿激起安禄山称兵造反。
潼关不守后,唐明皇携杨贵妃避难蜀中,逃到马嵬坡时,将士们高呼“不杀贵妃,誓不扈驾”。

无奈之下,杨贵妃自缢于梨花树下。
叛乱平复后,又是一年的七夕夜,唐明皇梦中与杨贵妃重逢,阴阳相隔,爱恋不减。
而剧作家更是艺术化了二人的爱情,也神化二人身份,称他们是“谪居人世的仙人,经过此番磨难后,二人终于回到天宫再为夫妇永远团圆”。

在《红楼梦》中,“杨贵妃”是薛宝钗的代号,无论回目还是内容中都有提及这一点,也是大家共识。细思极恐的是关键词“梨花树下”,“杨贵妃”薛宝钗将她那颗能够保她命的神秘的“冷香丸”也埋在了梨花树下。
在《长生殿》中,杨贵妃也称乃自缢于梨花树下,这会是巧合还是代表着一个什么意思呢?拼凑起来解读还挺可怕的!

因为,如果按“自杀者会寻找替死对象”的逻辑,结合林黛玉自缢“玉带林中挂”的线索进行分析推理,那就是如今《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便是《长生殿》中自杀者杨贵妃的“鬼魂”,她寻找的替死对象是林黛玉,不管是自杀还是他杀,方式是相同的,乃是“自缢”。
如此,那埋在梨院中的“冷香丸”龄官则神不知鬼不觉地,代替真正的林黛玉活下来并拥有她的一切而对“杨妃”薛宝钗没有任何威胁。

但是,这么一来故事套路就落到林黛玉和薛宝钗头上了,会让人分不清楚作者是喻意贾元春将陷入如此境况呢,还是她即将施行的计划暗号。
所以,我们还是回到《乞巧》这一折上进行理解吧,这一节讲的是皇与贵妃七夕之夜立下爱情盟誓之事,皇是《红楼梦》中的皇,贵妃则是贾元春。

结合上一篇文章“贵妃贾元春死于“宫斗”吗?且看与她有关的四个故事之一《豪晏》”,我们可以拼成这么一个故事,在贾府也似严家鼎盛,这个时候的七夕,皇与贵妃立下了爱情盟誓言。
也可以解读为无关联的独立单元,第一场是让贾家的人引以为戒,第二场是暗示——毕竟第三场伏的是林黛玉之死。只是,结合前面“梨花树下”的论点,这个便显得非常可怕了。
但是,我们还要详细看完另外两场戏才能更加科学地判断了!

另外,与《乞巧》有关的还有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恰巧生于七月七日,《豪宴》“中山狼”的嫌疑人之一刘姥姥给她起了名为“巧姐”。
更多内容:
贵妃贾元春死于“宫斗”吗?且看与她有关的四个故事之一《豪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