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师

陈凯师赏雁门奇石,读古道文化,平阳钱仓山风景独好!-平阳旅游

陈凯师赏雁门奇石,读古道文化,平阳钱仓山风景独好!-平阳旅游

陈凯师


平阳鳌江钱仓山
文&图 叶望庆
钱仓山,又名凤山,状元山,位于平阳县鳌江镇,高约四百余米。自古便是南部名山。钱仓山不仅有奇岩异石,雄伟的自然风光,而且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是一座有千年人文历史的名山。

钱仓,因吴越钱王来过而名闻天下,因南宋陆游弓桥咏梅而百世流芳。文风鼎盛,是东海名儒史伯璇的家乡,习武盛行,是宋代抗金名将黄友的故里。晋时已成村落,五代时期成为集镇,北宋时期成为温州四大名镇,地处交通要道,一直是浙闽两省的交通枢纽之一。

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这里仍然保存着众多古迹。有始建于北宋的宝胜寺双塔、钱王一宿楼,有元儒史伯璇墓,有太平天国时金钿会起义旧址等景点。

周末荡友攻略后选择去钱仓山登山,本来应该到东门街城隍道院,从金钱会旧址这里开始登山的。可惜导航带车将我们引导了开到了另外一个方向,埭头古村,在村颜氏宗祠门口停下,使这次登山与上述记载的文化古迹无缘,好在埭头同样具有千年历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个方向登钱仓山可见楼岩奇石,也算不枉此行。
抵达山下

埭头村,属平阳县鳌江镇,与苍南龙港镇隔江相望。是依山临水,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千年古村。其综合水利工程与习武传统流传至今。

明·正统年间县令章惠始建“鹅颈埭”,相传数筑弗就,后文祷钱仓山“灵顺庙”(即北山庙),即日而成。事毕,亲捐薪俸重修北山庙。至今龙虎岩上,还留有“章惠捐俸助建”的岩题。

明·崇祯元年、康熙十年又曾多次重修,但终因洪潮屡修屡毁。
清·乾隆三十五年,县令何子祥为治理十七、十八都(今梅溪、梅源)之水患,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集“防洪、防潮、抗涝、抗旱”为一体的“鳌江小南水利配套工程”。不但很好的治理了“上河”、“鹅颈”二埭几百年来的水患,还把注于江的无用之水,灌溉小南七万余亩农田。

清·诗人张元启《谒蓉林何公祠》诗中“虹堤远障回梅浦,雄闸分流出燕窠。自昔耕桑忧旷土,于今斥卤遍嘉禾。”即是歌颂何的功绩。

现今鳌江平原上水利设施仍保持着何子祥那时格局。埭头村名就源于鹅颈埭。此外,埭头村地据交通要道,先贤们曾以拳棒功夫拒寇平盗、保乡护邑,当时有句民谚:“埭头的老鼠也会打拳”,比喻当地习武之人众多。

自古以来,该村村民就有习武传统,村中男女老少,藏龙卧虎,以功柔、棍棒等南拳套路为主,辅之以太极拳、太极剑等。如今的埭头村仍保有练武习拳的传统。

埭头是我们这次登山的起点,导航将我们导到一座雄伟典雅、明清古建筑风格的颜真卿纪念馆前面停车,纪念馆,也是平阳埭头颜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咸丰三年毁于台风,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1956年大炼钢铁被拆,1988年原址重建,90年竣工。目前这里是颜缪廖三姓同源研究会,颜氏宗亲联谊会所在地。

上山沿途

上山沿途,在埭头村颜氏宗祠边上,我们向村民打听钱仓山的登山道?村民只知道上面有一个观景平台的地方,从埭头村可以仰首看到,其实登钱仓山应该是从其南面城隍道院,金钱会纪念馆这边上山。

而埭头村是其西边,这边需要走很长一段路。既然能看到观景平台,那一定能够登上去,我们随即停车上山,起先我们走一小段的公路,随后觉得太远又驱车前往,在楼岩登山健步道停车开始再登山。

我们走的埭头村的后山其实是大日山,这里也有一些传说。埭头村村后依埭头山(古称大日山)山上有玄机岩窟,山簏建有大日寺。

据《民国·平阳县志》载:“大日寺,在埭头。唐景云二年(即公元711年),尼玄机建,名佛日禅寺。咸通年间(860-874)改名大日禅院。”是平阳最早的佛教寺院。

村头小山上原有建于北宋嘉佑二年(1057)的玄机塔,可惜早圮。

村南村北还有南雁第一桥、何公祠(已圮)、铰剪岩(已圮)、石壁头、泗州庙等名胜。

上山的沿途有非常多的奇岩异石。其中“交剪岩”也叫“交剪岩头”,与石壁头交界处,有双石形态酷似剪刀上下口刃而得名。此岩又入龙的尾巴,埭头山其实形如一条卧龙,登上楼岩向下观望,龙的形态很相像。

有龙头“大岩头”、龙珠山、龙眼睛“陈老爷殿"后有竖立的大石、龙头颈,俗称“鱼逃岭”,龙尾又称“交剪岩尾”。

楼岩健身道

楼岩健身道,是我们登钱仓山前的第一处山道,楼岩过一个山坳与钱仓山相连,是一处景色非常秀丽的山峰。

新建有健身游步道,山顶建有健身坛,设有健身器材。翻越这座山后,才开始在钱仓山西北边的半山腰开始登山。
楼眺三春景,岩开四季红。

据楼岩健身坛上面石碑上记载,健身道与健身坛是鳌江与龙港登山队于2015年冬捐资八万元修建的。在村干部的带领支持下,择楼岩瑞霭香浮吉地建成健身坛。

内设健身器材,外砌青石栏杆,四周峰崖重叠,涧壑湾环,幽花摆锦,野草铺兰。
谷壑藤萝密,峰峦树木繁。

日映岚光轻锁翠,两收黛色冷含青。
盖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实是男女老少生龙活虎,莺歌燕舞之一方胜景之地。

有联赞起:祥云捧日江山盈淑景,瑞气凝春社稷溢华光。
健身道沿途有不少巨大的岩石,可以说是移步换景,山顶可览鳌江平原,可眺龙港大地。

健身道很短,没有几分钟我们就到了山顶。山顶新建有长寿亭,是远望观景的好去处。
“登山顶一览无遗,凭栏杆心旷神怡”。

山顶巨岩

山顶巨石,登埭头山(大日山),给人影响最深的就是岩石,特别是到了山顶,这里一块块似天外飞来巨石,是我们不可思议的。

那些特别巨大的岩石,停留在山顶,歇息在山背,有的如犀牛,有的如神龟,也有的似卧龙。

硕大的岩石是怎么孤零神奇地上到山顶的,这一自然奇观是怎么造成的,荡友开始怎么也想不明白,

无论用现代什么工具也是不行的,有说是天外飞石,有说是神仙留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这里曾经是大海,经过亿万年的沧海桑田,才形成这样的神奇-巨石停留在山顶。

有荡友说这里以前这里肯定是大海,这些石头应该是在海里漂移到这里的,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海水退去后,又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而成的。

楼岩

楼岩,在登埭头山(大日山)欣赏奇岩异石的时候,总是弄不明白这里为何叫楼岩,有荡友在琢磨,是称“楼岩”还是叫“岩楼”?

因为叫“岩楼”的话可以与钱仓山西北面的“岩陡”(岩陡山是鳌江钱仓的另一处风景区与名山)相对应,其实两地的岩石与钱仓山的岩石是同类性质的岩石,

后来大家认为是叫“楼岩”,是因为在山顶的边上还有一个家庭农场,牌子挂着就明明白白写的“平阳县楼岩家庭农场”。也印证了刻在山顶岩石“楼岩”两个字,是从右到左的读的。

“楼岩”应该是形容这里的岩石,如楼层一样叠加上去的,一层层,一叠叠,有的形成了奇特的岩洞,

从岩洞里望过去,已经可以远远的可以看见,钱仓山山顶飘扬的红旗了,钱仓山的观景平台更是清晰可见。

荡友们在岩楼山顶与这些巨岩合影,在其前面摆完POS后,在一处巨岩的缝隙里下山前往埭头山与钱仓山相隔的山坳里,寻找古道开始正式登钱仓山。

钱仓山古道

钱仓山古道,位于钱仓山的西北面,从楼岩下来,在一个工地前面向村民打探,热心的村民告诉我们右边有一条古道上去就可以到钱仓山的山顶。

这是一条只有五十多公分宽的条石砌就的古道,这条应该是正宗的古道,而从其南边上来的,应该有部分是新建的游步道。

古道由于久未行人,部分路段已经被茅草与竹林瞒住,两旁的树木使行进中的荡友不见踪影。

古道旁最多的是比人高一点的竹子,而且比较细,这种竹子的品种大概长得就是这样的吧。

一路上行不时需要掰开一些细竹,偶尔一些长满红色野果的树,一串串,一颗颗鲜艳的果实,给登山者带来乐趣。

荡友在其前面拍照留影,又是一处用手机学习微距拍摄的好机会,不过带相机的荡友,拿起相机咔嚓一声,轻松搞定一张漂亮的果实清晰,背景虚幻的鲜果照片。

不知是被茅草遮掩的原因,还是本来就是如此,钱仓山东北侧的奇岩异石明显少于南侧,不过偶尔也有几块,这不上山不久右手边还有一块向上石块,俨然如一只松鼠在匍匐前行。

钱仓山古道不长,我们大约花了二十几分钟走完古道,抵达山顶。

登上山顶

钱仓山山顶,海拔381米,我们从其西北边半山腰的古道上山,大约半个来小时,荡友们终于登上了钱仓山的山顶,山顶是几块巨石与水泥浇筑的平台。

最上面的一块大岩石上刻着“钱仓山登山队”,一面红旗插在岩石上。

我等几个从石头的后面爬上岩石,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边上的亭子就叫揽胜亭。

此时风有点大,晴空万里,环顾四周,面向东南,远眺东海,近瞰鳌江,鳌江平原一览无遗,龙港大地尽收眼底。

回首西北,群山横亘,远远的是岩陡山那突兀高耸、形状各异的奇峰怪石。

山下高速公路穿山而过。此时虽然有点累,但一点也不觉得疲倦,有的只是酣畅淋漓的惬意。

在山顶突然想如果是雨后天晴,云雾缭绕,那就会让人有恍若天际,飘飘似仙的感觉。

在石头顶上拍照欣赏后。我们先去观景平台。

观景台

观景平台,位于钱仓山山顶的东南方向,是钱仓山登山队于2016年筹资20多万元,花了半年多时间建成,当年的国庆节完工免费对外开放。初衷是为钱仓山增添一处风景,并吸引更多游客登山健身。

这是平阳县第一座悬空玻璃观景平台,悬空玻璃观景平台自建成开放后,确实吸引了不少游客,其实来的游客更多的是冲着平台来的,不是冲着风景来的,而是来看平台本身的,体验惊险与恐惧。


不过既来了就上去体验一下,大部分荡友上去并摆出胜利的姿势拍照,并欣赏远方与脚下的美景。

前方鳌江在这里转了一个湾,如一张弓箭向东海奔腾射去。

左边的龙港大桥与右边的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

远处还有一个如体育馆的水库,各种奇峰异石均被踏在了脚下。

我们大家基本上都上去了,唯有班长恐高不敢上去。踏上玻璃平台确实有踏入虚空之感,脚下是深渊,多少还是让人觉得有点担心,特别是朝脚下看的时候生怕玻璃断裂,阵风中平台在摇晃,人员上下的时候铁臂在颤抖,置身其中恐惧之感油然而生,还是拍完照赶紧离开。

都天宫

都天宫,位于钱仓山山顶的右侧,都天宫又名“天都元帅庙”,每逢子女考高中大学,当地人都要来此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子女金榜提名。据说很灵哦。

从观景平台离开,重新上行往左就是都天宫。都天宫道观的门前竖着一面红旗,写着都天元帅四字,都天元帅,查百度在道教中,是财神,是掌管财富的神祗。

进入道观发现我们所说的钱仓山,其实是青华山,在道观里的一个牌子上,写着“钱仓镇青华山顶都天宫管理组”,才知道这个山叫青华山无疑。

其实在埭头古村上山时候打听哪里是钱仓山,村民就告诉我们这一带泛指钱仓山,其实每一座山都有不同的名字,而刻着钱仓山的确是青华山。

我们从都天宫这边下山是,让我们再次无缘哪些奇峰异石与人文景观。

这条路应该是从城隍道院这边上来登山者下山的路,因为已经看过哪些美景,登上观景平台与顶峰后是可以从都天宫这边下山的,以免走重复的路。

而我们是从古道上的应该要走观景平台这边下山。从都天宫这边下山,亭子不少。

第一个是都天亭,上面写着“青山悠悠绕碧水,翠柳依依飘白云。”。中式亭子的最大特色是亭柱上的对联,仔细品味都还是非常有味的,虽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却也非常贴切与应景。

朝圣亭与金钟玉鼓

金钟玉鼓,金钟玉鼓其实是位于观景平台的左下侧。是一块方形的巨石,一个平台上面突然歇息着一块巨石,比较神奇。

现在四周已经用栏杆砌就,人们登山途中可以上去看到,从观景平台向左下方俯瞰远远的巨石犹如一颗骰子,停留在半山腰。

钱仓山奇岩怪石多,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至今保留不少摩崖石刻,宋代以降,元明清,都留下许多名人题刻。

但是近二十年城市化建设,需要太多的石料,一些采石场只顾眼前利益,炸了不少奇岩怪石,现在的钱仓山已经面目全非,甚是可惜!

从都天宫这边下山,途中有两块巨石上面横着条石,不知是做何用的?以前这里是不是“石门”或“关卡”?

一路下行,虽然是冬天,但是南方的冬天没有萧瑟的感觉,依旧是花香鸟语。朝圣亭上的对联“青山不语话含笑,绿水无声鸟做歌。”应验的此景。

登钱仓山,我们在古道寻觅中品味沧桑,在欣赏壮丽的奇石风光中体验乐趣,在众多的历史古迹中享受那发现“宝贝”的惊喜,在山回路转蒸发汗液中健身强体。

抵达茶亭村

茶亭村,平阳鳌江下属村,是我们这次登山的终点,前面说了从钱仓山(其实是青华山)山顶下山两条路中我们选择了都天宫下,

虽然没有看到金钟玉鼓,龙虎岩,海狮等奇峰异石,但一路风景还算不错,有几个像型的巨石,还有“都天亭、朝圣亭、建新亭”等多个新建的亭。还有园觉寺等。

走了一段路后,在一个岔路口,本来应该是直走下行的,由于班长又左拐了,选择都天宫下其实也是班子的主张,荡友一行怕走错,也就跟着左拐下山,其实这次又错了,这不是通常下山的路,而是去茶亭村的。

好在茶亭村也是一个古村,村里的弓桥非常有名,据说此桥建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桥上第四、五间的桥面石上有堤刻,由于时间久远,凿字凹痕积土长苔,厚厚的苔藓覆盖其上,题刻隐而不显。

桥为石板桥,七间三板,长四十余米,因型似“弓”故名。桥北数十步,有小山,名松台山,乃青华山支阜,山虽小而奇岩怪石嵯峨,宋宋之才“起相岩”摩崖,便在山上。

沿途有一个碧潭,四周开满野花。

畅游钱仓,赏的是景,读的是文化,感受的是古驿流淌了千年的华彩篇章。

钱仓山攻略
简介:钱仓山是一个具有千百年历史,拥有宋塔、钱王一宿楼、动静石、起相岩、元儒史伯璇墓、金钿会起义旧址等景点,它有天然之美,又有文史之学,自古便是温州南部的名山。
钱仓山多巨石,或覆如屋,或仰如舟,或比如林,或伏如怒猊卧虎。其色皆如墨泼,间有纹理,如玉如雪,莹洁可爱。
门票:无
自驾线路:游钱仓山应从钱仓城隍道院上山,导航"平阳钱仓城隍道院”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