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师

陈凯师贵溪岩壁神秘“天书”竟是赣地先民祭祀符文-晨读江西

陈凯师贵溪岩壁神秘“天书”竟是赣地先民祭祀符文-晨读江西

陈凯师壹
贵溪岩壁神秘“天书”竟是赣地先民祭祀符文

▲神秘“天书”藏于贵溪阳际峰深处的巨型石壁上。
贵溪市地处江西五大河流之一的信江中游,县境地势顺着信江河谷“扩展”开来。当地不仅自然地貌良好,地理位置也十分“出众”,它“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拥有“四省通衢”之美誉。在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就已建县的贵溪,至今存留着众多历史遗迹。
谢舒婷晨报记者邹思维
不过,贵溪市境内的历史遗迹与其他地方颇有不同,“掺杂”了更多神秘的色彩。在众多遗迹中,最让人感到好奇的当属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神秘“天书”。这些“天书”不仅历史悠久、内容复杂难辨,还与原始人的祭祀习俗有关。
神秘石刻位于山林深处
迄今约有6000年历史
阳际峰位于贵溪市境内,处在武夷山脉中段西北坡、北武夷和南武夷交界处的“V”形拐点上,是武夷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阳际峰主要由两座相对独立的山体——阳际坑和天华山组成,海拔1540.9米,是贵溪市第一高峰,同时也是信江一级支流罗塘河和泸溪河的主要发源地。
据阳际峰双圳林场上山分场负责人谢意太介绍,在阳际峰的山林深处,有一处神秘的摩崖石刻,从林场出发,步行40分钟至青茅境便能看到。若不是多年前护林员巡山时发现了这处古老的石刻,或许它至今也不为人所知。
记者仔细观察这处石壁上的神秘图案,果真如同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各种图形有的像是日月符号,有的则如草书一般。由于岁月侵蚀,若不细致观察,很难看清这些图案。据了解,这一发现最早引起了当地一些学者的关注,通过考察和研究,初步断定这是大约6000年前早期人类使用磨制石器凿刻所留下的痕迹。
刻于巨型石壁上
或与人类原始崇拜有关
记者看到,这些图案被刻在一块巨型石壁上,这块石壁并不像天然形成的,是由三块石壁堆砌而成的。石刻分布面积约有18平方米,其图案及符号的形象多是自然界物质的抽象形态。据介绍,在阳际峰群峰之一的青茅境断崖石壁上发现的这些奇怪符号,很可能是原始人的祭祀崇拜痕迹,内容应该是在记录当时发生的某些大事件。
距今6000多年前,正处于新石器时代,从众多考古资料来看,这一时期的人类已经开始利用刻画符号进行文字交流了,这类符号大多是模仿自然界物体的形象。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便于交流,于是产生了语言。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会很快消失,不便于保存,因此又产生了用于记录语言的文字。这其中,尤以生产上的需要最为迫切,因为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原始社会人们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内容。
笔画简单形状规则
极具原始艺术感
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经过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及资深历史学者周沐照、文字断代专家金来恩的初步考察,贵溪境内这处石刻或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产物。
据了解,那段时期以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代表,人类生产水平大有提升,磨制石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细,制陶技术也有了显著进步,出现了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高度发展,长江流域已进入灌溉农业阶段。依据近几十年的考古成果,学术界普遍认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
据贵溪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李科介绍,这处刻画着众多新石器时代符文的巨型石壁是十分罕见的。石壁上的这些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基本笔画有竖、横、斜、竖钩,形状有箭头、“T”字形、倒钩状、树叉状、“乙”字形、“丰”字形等,有的就像是抽象画,极具原始艺术感。
周边地区多处遗址
均为新石器时代遗迹
李科告诉记者,贵溪自古便是信州大邑,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割饶、建、衢、抚四州地置信州,贵溪地分属信州弋阳县和饶州余干县。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以弋阳西境及余干东南境置贵溪县,为信州所辖。但诸多已有证据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贵溪繁衍生息。这处古老而神秘的石刻被发现后,再次为这一结论提供了实物依据。
据介绍,此前在距离青茅境不远处的河潭镇毛炉村的皮子岭上,也曾发现过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当时,考古队曾在皮子岭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发现了石刀6件、穿孔石9件、石矛8件、石斧6件、有肩石斧6件、石锌2件、石簇30件。这些石器均较精细,经鉴定,为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迹。
同样,距离此地不远处的余江县龙冈岭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原始人类生活遗迹,甚至还出土了石锌、石锨、陶刀、鼎足与弩足残片等器物,较完整的有大釜形鼎、釜形鼎、子口豆、红陶怀形豆、壶等,还有较多素面与少数篮纹、方格纹、棱纹等陶片。经鉴定,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迹。
将贵溪文明史
往前再推1000年
贵溪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信江奔腾流过贵溪境内,为其孕育了富饶的土地。古代人类为了生产生活,常常逐水而居,青茅境位于平缓的河谷地带,因此很早便有人类在此聚居。
在诸多历史遗迹的佐证下,有专家推断,在青茅境发现的这处石刻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一带在新石器时期便一直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并且在时间上很有可能比此前在当地河潭埠镇皮子岭及塘湾镇刘家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遗址还要早。
对此,李科表示,从石刻符号对比来看,这一发现有可能把贵溪市的文明史再次向前推进1000年左右。由此也可以推测,当年青茅境的先民是逐渐从山上走到山下,花了千余年时间不断进行文明演变的。
往期回顾
·江西地理读本第290期
·江西文化读本第194期·江西历史读本第198期


执行主编:康 婧
责任编辑:涂晓珺
编辑:户 外

晨 读江 西│一个有文化的公众号线索征集热线:0791-8810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