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师

陈凯师贾元春花费心思的端午节赐礼为何反而引发了贾氏家族的纷争?-人文历史探秘

陈凯师贾元春花费心思的端午节赐礼为何反而引发了贾氏家族的纷争?-人文历史探秘

陈凯师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元春是贾政的长女,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元春的性格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上层女性的典范。端午时节,元妃要赐众妹弟们礼物本事一件欢喜的事,而这次端阳节的礼物,也着实让元妃费了一番心思,为何还是引起贾府上下震动呢?从而引发了家族的纷争呢?
《红楼梦》第28回,元春从宫中赐端午的节礼,竟是宝玉和宝钗的礼物品种和数量完全一样,包括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覃一领。黛玉的仅与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一样,只有扇子和数珠。宝玉即刻起疑:“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妹妹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说不会错,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而且她是从老太太那里取的怎么会错。满心疑惑的宝玉马上想到黛玉如若知道此事,会接受不了这个意想不到的事实,便让丫鬟把自己这份拿去让黛玉挑选。黛玉当然不会要宝玉的那份,丫鬟回话了也正是如此。这也说明了宝戴他们之间的那份情意,宝玉认为有他的就有黛玉的,在他心上唯有黛玉。
元妃久在皇宫,人情世故、礼物薄厚自然是明白的,礼物是她精心要表达的用意。元春知道宝钗与黛玉都是亲戚,而且黛玉的关系要近于宝钗。元春也知道自己是从小由贾母一手带大的,自然与贾母是很有感情的,她深知贾母对黛玉的那份爱意的程度。黛玉一来,就把她安排在身边,而且让黛玉和宝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
贾母见黛玉房里的窗纱旧了,把可做棉纱被的“软烟罗”拿出来给黛玉换上,这个“软烟罗”薄如蝉翼,不但凤姐没见过,连薛姨妈也没见过,就是现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可见贾母对黛玉疼爱之深,真如凤姐说的贾母是把黛玉当作“嫡亲孙女”。元春知道此次赐礼如此安排,必然令贾母不悦。元春内心无比纠结,这虽不是元春的本意,但作为女儿她要维护母亲的意愿,就是支持金玉之说。这是王夫人利用元春之手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
元妃在省亲中,她见到了黛玉宝钗,两个女子各有千秋都是可配宝玉的人选。但是以母亲的暗示,女儿明白母亲的用心。宝二奶奶的人选对王夫人非常重要,关系到以后谁来理家的事,王夫人是不会长久的让大房儿媳王熙凤来料理家事的,王夫人要考虑宝玉在贾府的未来。元春久在深宫对家族里明争暗斗自然明白,一想到母亲那边还有一个有子有女的赵姨娘,这不得不令元春忧心母亲和弟弟宝玉,将来谁来担当宝二奶奶的至关重要。
而这些对于宝玉来说,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感情选择,而贾母是因为爱黛玉要给她一个好的归宿,而王夫人和元春是为宝玉选择一个能干的宝二奶奶。所以宝二奶奶的人选对于王夫人来说是一场利益争夺战,她要的不仅是一个儿媳妇,而是一个能干的管家。
黛玉出身书香门弟,可是体弱多病。王夫人不能指望她如凤姐一般善于处理事务。而宝钗则不同,她是商人出身,参与家中事务的管理这些王夫人都是清楚的。所以王夫人看中宝钗,她又是自己亲妹妹的孩子,将来必然与她同心同力。元春的考虑点与母亲是相合的,所以她能理解母亲的想法。但是这和贾母的想法恰恰相反,元春认为贾母的态度非常重要,总不能越过贾母行事,她心底里也不想让贾母不高兴的, 这一切贾母看的明白。
清虚观打醮,贾母本来是不参与这类活动的,但这次她不但亲自参加,顺便拽上了贾府内宅的所有人,而且特意邀请薛姨妈和薛宝钗参与,颇耐人寻味。贾母之所以搞这么多人,就是要做一次类似新闻发布会的大格局。
贾母毕竟是个从重孙子媳妇做到有了重孙媳妇的老人,经历过无数的家族纷争,经验丰富手段高明。借着元春安排的一场打醮活动做了自己的新闻发布会,在那里,贾母也借张道士表达了对宝玉婚事的看法。贾母说,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大一大再说吧。贾母不能直接拒绝元春,毕竟身份不同。所以只能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敲山震虎给了对手们警告,还给对手留面子。
经此一役,贾府上下对宝玉婚事的官方定性已经心知肚明。金玉姻缘的阴谋在一段时间的喧嚣尘上之后迅速噤声,紧接着通过王熙凤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玩笑进行宣传,大家更明确了宝玉跟黛玉才是佳配的结论,贾府上下基本就这一点达成了共识。
元春完全明白了,此后,从未再提此事也是对贾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