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师

汤唯性感图片【雁塔说史】我国古代税收类型-博通社

【雁塔说史】我国古代税收类型-博通社
一、基本名称——“税”、“赋”
“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税,租也,从禾兑声。华婷婷“禾”与“兑”在一起是“税”字,其字面意思就是拿农作物进行交换。“税”字的涵义实际上就是社会成员以占有的土地为基础,把部分农产品上缴给国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字最早见于《左传》:初税亩,非礼也。
“赋”字最早指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这从“赋”字的构成也可以看出:“贝”代表珍宝、货币、财富,“武”代表军事,从贝从武的“赋”字表明用于军事的财富。事实上,最早的“赋”单指军赋。后来慢慢具有“税”的涵义了。特别是从春秋后期开始,“赋”与“税”渐趋混同,形成“赋税”一词。
二、其他名称——“贡”、“助”等
我国古代历史上,对税收还先后多种名称和用语,如“贡”、“助”、“彻”、“算缗”、“租”、“庸”、“调”、“捐”、“厘金”等等。
“贡”是夏朝的赋税制度。“贡”的本义是指人们为祈祷丰收汤唯性感图片,用劳动所得奉祭神明,随后演变成劳动者自愿对部落首领的上供。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这种对神明的奉献和对部落首领的上供逐渐演变成臣民向统治阶级固定贡纳。夏朝的“贡”主要是土贡,《尚书·禹贡》中记载“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土贡就是将土特产作为贡品。
“助”是殷商时期的赋税制度九阳至尊。与夏朝相比,殷商时期有了较成熟的土地制度,突出地表现在井田制的推广与运用。公田的产出即为上缴给国家的赋税,私田的产出不纳税。“助”字由“且”字和“力”字组合而成,“且”在古代表示地租的意思,从力从且的“助”字表示力役地租。殷商时期的“助”法就是借民力以助耕公田,实为一种劳役地租,是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和政治主权者对农民进行剥削的一种形式。
“彻”是周代中后期的赋税制度。周代初期是“贡”、“助”两法并行,其后发展为“彻”法。“彻”字本义为“通”,意思是井田不再分公田和私田,即公私相通。周代之所以需要公私相通是因为借民力以助公田的“助”法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农民只提供一定的劳役,对于公田的肥瘦贫瘠、收成的丰歉多寡造成的产量不均不负任何责任。此外,由于公田的产出都上缴给国家,因此民不肯尽力于公田的情况十分普遍。“助”法局限性的根本原因是其只能在劳动时间和耕种面积上对农民加以限制和规定,而无法有效地控制劳动质量夭水无邪,而劳动质量却是公田产量的关键,于是“百亩而彻”的“彻”法产生了。
严格意义上讲,“算缗”并不是税收的一个名称,而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一个税种,因为汉代除了“算缗”,还有其他税种,如田租、算赋、关市等邓莲如龙园意境小学。“算”和“缗”都是货币量词,“缗”原意是穿铜钱用的绳子,缗钱是指用绳串起的钱,1缗为1000(文)钱,1算为120(文)钱。汉武征匈奴,对工商业者开征新税,“算缗”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算缗”的征收对象是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及车船所有者。具体规定是民车一乘征一算,商车一乘征二算,船五丈以上者征一算;商贾财产缗钱二千一算(税率6%),手工业者缗钱四千一算(税率3%)。
“租”的本义是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说文解字》中对“租”的解释是:租,田赋也第一声喝彩。我国古代存在土地的王室所有制,皇帝既是最高统治者,又是土地的所有者,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租”字从禾,表示以农产品作为缴纳的对象,古代常将征来自土地的税收称为“租”,“租”往往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租”和土地的关系:古代最普遍的两个税种是土地税和人头税烧裆,土地税既可称作“田赋”也可称作“田租”朱雅琼,但人头税往往只称作“算赋”而不称作“算租”。
“庸”是我国唐代初期赋税制度的一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农民向政府纳物以代替服劳役,所谓“输庸代役”就是这个意思。“庸”在先秦时期是对某些地位较低的劳动者的一种称呼。在战国时期的史料里,“庸”与“佣”相通。“庸”的原意是指承担劳动的人,但在唐代初期的赋税制度里穿肠草,“庸”已引申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赋税。“庸”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唐朝吸取隋朝徭役繁重导致亡国的教训,制定了全面的以庸代役的政策。具体规定是:丁男如不愿服劳役,年龄不限,均可以纳绢或布代替,一天折合绢三尺,叫做“庸”。
“调”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种赋税,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的,所以又称为“户调”。意思是上缴的绢、绵、麻、布等非谷物类农产品。“户调”最早出现于东汉,统治者在应付迫切需要时向被统治者征调实物,在魏晋时期“户调”取代了算赋(人头税)而制度化,并与“田租”一起成为国家的正式赋税,租调制由此而来。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翻身的日子,租调制一直是中国古代主要税收制度。
“捐”的本义是捐助,自由献纳,其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捐与不捐,捐多捐少,都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在财政范畴里,“捐”的意思是捐纳,即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爵位等,实质是将官阶爵位商品化强子哥哥。捐纳制度起源于秦汉、历代沿袭,到了清代后期锋潮评测室,因财政拮据而发展到高峰。到了北洋政府时间,各地军阀为扩充其军事实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其对老百姓的剥削压榨较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范哈儿,使“捐”成为普遍的、经常的、强制的收入形式,以致“捐”与“税”难以分清,形成“捐税”一词。成语“苛捐杂税”甚至直接将“捐”与“税”等同起来。
“厘金”的称呼起源于清朝,十八世纪初,地方会馆公所为“联乡谊、祀神祗、办善举”常常需要参与会馆公所的商人捐助,厘金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之所以称为“厘金”是因为商人捐助的比率为千分之一,即值千留一(“厘”在作量词时,表示千分之一两或千分之一尺)。最初的“厘金”完全是民办性质,后来发展成为官府干预的半官半民性质,直至咸丰年间,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对米行商贾强行实施抽厘之法,这时,“厘金”已成为完全的官办性质了,这时的“厘金”在属性上已经是一种工商税了。
三、关联名称——“徭役”
说到古代赋税,不能不提与之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个词“徭役”。有一个成语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轻徭薄赋。《辞海》中对“徭役”的解释是:古代国家强迫平民主要是农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徭役”之所以与“赋税”联系紧密是因为二者都是封建主对平民的剥削,只是二者的对象不同。“赋税”是封建主对平民劳动成果(主要是农作物)的剥削,而“徭役”的基本特点是封建主强迫农民脱离自己的生产领域,为其进行无偿劳动,剥削的对象是农民的劳动力。前面提到的“助”和“庸”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徭役”而非“赋税”。
徭役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战争频繁细菌大战2,封建主对士兵和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因而兵役和徭役常常混杂在一起笄蛭涡虫。从秦始皇称帝到明朝中期,徭役一直是我国税赋制度中一个重要方面,在汉代还出现官府徭役和私人徭役之分。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推行的一条鞭法改革,将田赋和力役合并在一起,都按田亩计征,国家增派的徭役分摊在土地所有者身上,这样,中国历史上近两千年的徭役制度从形式上退出了历史舞台。